2025高考语文上海市奉贤区思辨类作文模拟题及满分范文欣赏
2025高考作文丨上海市奉贤区思辨类作文模拟题+满分范文欣赏
奉贤区作文题
人们走进艺术世界,仅仅是为了满足耳目之娱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满分范文一
以艺修身,以美浸润
人类具有追求艺术的本能。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建造了艺术的殿堂,并 之前赴后继,付出精力、金钱、爱甚至生命。要说人们走进艺术世界仅仅为了满足耳目之娱,这显然是浮于表面的,没有潜入艺术的深海。
什么是艺术?是《蒙娜丽莎》?是《致爱丽丝》?还是《简・爱》?当然,艺术的范围是广阔的,艺术的世界里有无数值得我们探寻的事物,它不仅是文字、色彩、韵律,更是意蕴丰富的精神内核的外化。艺术不仅有实,更有无形的内涵与灵魂。
动画电影《深海》令无数人落泪,那么观众走进电影院,只是想领略一下影片那精湛华美的视觉效果、感受影片的画面细节、听一听那动人的主题曲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耳目之娱的背后,是作品细腻动人的精神表达。《深海》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位抑郁症女孩的精神世界,这一作品传达了对爱与陪伴的渴求,对内心挣扎着向光而生,对灵魂自由的呼唤,具有直击人们心灵的力量。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充斥着未知和不确定,聒燥、不安、焦虑、内耗可谓纷至沓来,人们的内心正经受巨大的考验。
按部就班,两点一线的生活太枯燥、太压抑,因此人们走进艺术世界,给内心“放个假”。艺术是尘世里的一片净土,它像世外桃源,予人精神荡涤和慰藉。艺术可以抚慰疲惫的心,翻开一本书、播放一段音乐、打开一部电影,人们追求的不只耳目之娱带来的多巴胺,而是放空,让自己在艺术世界里得一隅宁静。
现实给予人们知识与经验,艺术却不同于此,它教会人们真实之外的静、美和纯真。人们走进艺术世界,培养自己的修养、品格,陶治情操,谋求自我价值的提高和升华,找寻更好的自己。从艺术展现的另一个世界里,人们得以窥见浮生百味、品尝酸甜苦辣,拾取不同的花朵装点人生。
走进艺术世界,人们可以更好地拥抱自我、感知外界。世态炎凉,但因为有艺术,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去追寻艺术吧!不仅为了耳目之娱,也为了探索那不息的河、不落的花。
满分范文二
与艺术家一同起舞
自人类诞生起,便产生了艺术。有人认为走进艺术世界,只是为了满足耳目之娱,我则不这样认为。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参观艺术展览或聆听音乐,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大饱眼福,或享受优美的旋律,这无可厚非,人们需要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些真善美,以让自己的感官系统得到充分放松,即满足耳目之娱。毕竟没有人会拒绝美的事物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但若仅仅为了满足耳目的愉悦又怎么出现许多符合大众三观的艺术巨作呢?
究其本质,进入艺术世界的人大致可分为创作者与观众,两者各有不同又生而为一。创作者对社会、世界的思考,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刘懿曾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艺术与诗有何不同?说到底都是在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其中那些夹杂着丑恶或复杂人性的部分,自然不只是为了满足观众的耳目之娱。而观众若只是寻求耳目之娱,那也不必挤爆各个艺术展馆了。观众看到的作品,总是蕴含着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观众对作品的欣赏,是为了与创作者同频共振,在不同的时空中与创作者进行对话,找到另一个自己。我们不会说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有多么美,通过这幅画,我们认识到战争只会带来毁灭和痛苦,我们应该珍爱和平,追求和谐共存的社会。
艺术本是我们体会、察觉与发现的方式,是与我们对马斯洛需求层级中精神需求的契合。艺术的任务是寻找人们心灵的边界,折射人们情感中真实的自己与世界。艺术是开放、包容的,它会接受那些美的与丑的,高雅的与庸俗的;艺术也是深刻的,在艺术家与观众的双向奔赴中跨越时代,仅把艺术定位于满足耳目之娱,未免太过肤浅。
因此,这一发问尤其令人深省。揆诸当下,大批的人站在艺术世界的门口便以为自己看到了艺术的全貌,高声嘲讽着“我们看不懂的才是艺术”,而只满足于电子产品那方寸之间的快乐,误以为艺术世界也是如此。这是在快节奏的当下,在“老头乐”盛行的社会风气下,我们逐渐失去深度思考与感受能力的征兆。须知艺术的海洋是广阔无垠的,只有呼回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才能使艺术之光不止照耀人的表面,而是深入人心。这才是艺术真正的价值所在。
请跟着艺术家们一同起舞吧,在这个丰盈的世界里。
满分范文三
以空白之心拥抱想象
普鲁斯特有言:“世界不在我身外,而在我身内。”以一颗空白之心,方能收获想象的灵魂。
何为空白?空白并不是了无一物,空白之心也不等价于无知,空白之心强调的是内心的纯净,以及对既有框架的抛却,其与想象是相通的。我们常言想象是孩童的特权,但此“想象”并不局限于天真无邪的天马行空,而更是一种大胆且看似毫无依据的预设。想象是凌驾于思维之上的,想象的灵魂从不由逻辑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