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名校一模语文思辨作文模拟题审题立意及满分范文

share

2025届高三名校一模语文思辨作文模拟题+审题立意+满分范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0年,按照“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的定义: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具有“深度学习”的能力。1997年5月11日,电脑依靠“深度学习”的方式首次击败了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的棋手。人们惊呼科技的神奇。2023年3月20日,百度官宣“文心一言”将在三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文心一言”有文学创作、商业文案创作、数理逻辑推算、中文理解、多模态生成等五大能力。人们在惊呼科技发展的同时有了许多担忧。
    其实,在解决特定领域复杂问题时人工智能的效率千百倍甚至亿万倍于人类。但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立足于程序,而人类的深度学习立足于人类的思想、想象和智慧,这些是技术永远无法触达的。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材料解读
    本题的材料主要围绕“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能力展开,从1950年艾伦・图灵的定义,到1997年电脑首次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棋手,再到2023年百度官宣的“文心一言”即将面向公众开放,材料展现了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同时,材料也指出了人工智能与人类在深度学习上的本质区别: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基于程序,而人类的深度学习则基于思想、想象和智慧。   
    二、审题要点
    1. 明确主题:文章应围绕“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与“人类的深度学习”展开,探讨两者的关系、区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伦理等问题。
    2. 角度选择:
    (1)可以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能力的进步和局限性出发,分析其在特定领域的优势以及无法触及人类智慧的原因。
    (2)可以从人类的角度,探讨在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应如何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和优势,如何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
    (3)可以从社会、伦理等角度,分析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如就业、隐私、道德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参考立意】
    1.人类是主宰,科技是辅助。
    2.人工智能,机遇和挑战并存。
    3.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
    4.探索和创新是科技永恒的方向。
    5.人类的思想和智慧是深度学习的本质。
    【考场佳作】
    科技之光,人类之慧
    自电脑“深蓝”在国际象棋领域崭露头角,到Alpha GO在围棋界掀起波澜,再到ChatGPT引领自然语言处理的新浪潮,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如同锐利的工具,助力于人类社会的蓬勃发展。然而,在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面前,我们仍需保持清醒的认识:科技是辅助,人类才是主宰。   
    人工智能的所有数据和程序都是由人类编写和控制的。它缺乏那种源自内心的火花和创造力,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独立思考和决策。辩证唯物主义明确指出,社会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人工智能,尽管先进,也只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我们手中的一把利器,永远无法超越人类的主体地位。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科学技术,不过人类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创造的工具。它为人类服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高效。从医疗诊断的精准到教育学习的便捷,从生产自动化的高效到生活服务的智能化,人工智能的每一次进步都能为人类带来的福祉,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对于这个被人类创造发明的工具,愈利才愈善,愈善必愈利。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这是自然规律写照;日新之谓盛德,不日新者必日退,这是社会规律使然。从科技发展史看,每次科技的飞跃都会带来新旧岗位的交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但历史已经证明,这些变革从未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样如此,它虽然会替代部分重复性和机械性的工作,但这也为人类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更高级别的工作。同时,这也促使人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从这个角度看,人工智能反而为人类智能的开发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面向未来,带有情感温度的服务或是刚需。”从人工智能自身来看,它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在情感心理、艺术文学等需要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领域,人工智能仍然无法替代人类。人类的情感、道德和审美是独特的,这些特质使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做出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判断。而人工智能虽然强大,但在这些方面仍然无法与人类相媲美。   
    科技是辅助,人类才是主宰。人类,作为世间的主宰,当以开放的胸怀拥抱科技的春潮,然亦需对人工智能怀揣审慎之心。如同雕琢宝石,需细心打磨,方能绽放璀璨光芒。我们应加强对其的监管与规范,确保其稳健前行,真正服务于人类的福祉。唯有如此,科技的巨轮方能乘风破浪,引领我们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怀揣信念,期待那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明天。
    【写作借鉴】
    一、审题精准,主旨鲜明
    本文在审题上精准把握了题目要求,围绕“科技与人类智慧”的关系展开论述。立意上,主旨鲜明,明确提出了“科技是辅助,人类才是主宰”的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科技发展和人类智慧关系的深入思考。
    二、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在布局谋篇上,文章采用了清晰的结构和分明的层次。开篇通过实例引入话题,中间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述,结尾总结观点并展望未来。这种结构使得文章条理清晰,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三、论据丰富,论证有力
    文章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实例和名言诗句,作为支撑论点的论据。这些论据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使得论证更加有力。作者通过对比、举例、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充分展示了科技与人类智慧的关系,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语言优美,文采斐然
    文章语言优美,文采斐然。作者善于运用四字短语和生动的描绘,使得文章读起来既流畅又富有韵律感。同时,文章中的语句结构多变,既有长句也有短句,既有散句也有整句,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1]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