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回顾与练习:维护多边主义 拓展合作空间
时政热点分析回顾|维护多边主义 拓展合作空间
【专题概述】
习主席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强调:“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习主席的演讲既有全球视野又尊重不同地区差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回应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盼,必将对破解当前全球疫情困局、推动疫后世界经济恢复与发展产生重大意义。本专题选择的热点包括: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等。在2022年的高考备考中,要注意聚焦世界经济发展动向,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树立经济信心。
【背景材料】
1.2021年4月21日,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博鳌落下帷幕。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位政界、工商界代表和学者,参加了本届年会,并在这里展开了智慧与思想的碰撞。今年恰逢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本届论坛年会以“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 合奏‘一带一路’强音”为主题,回应了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最新关切,为区内外各方探讨完善全球治理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2.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2021年5月10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闭幕,5月10日也是消博会的社会公众开放日,进馆人数是开幕以来最多的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在这届消博会上收获满满。本届消博会为期四天,日均人流量突破六万人次。10日对社会公众开放后,进馆人数达到了七万人次以上。共有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5家企业,2628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参会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数量超过3万人,进场观众超过24万人次。
3.2021年9月2日,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开幕。当晚举行的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发表了视频致辞。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服贸会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领先的盛会,与广交会、进博会一起形成“矩阵”,紧密联通中国与世界,为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中国能量。
4.2021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5.2021年11月29日至30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本届会议主题是“深化中非伙伴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会议评估了2018年论坛北京峰会后续成果落实和中非团结抗疫情况,规划未来三年及更长一段时间中非关系发展方向。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论坛55个成员方克服困难,再次齐聚一堂,共商中非友好合作大计,规划中非合作新蓝图,将为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为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推动后疫情时代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6.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开始实施协定。历经8年谈判,RCEP于2020年11月15日签署,经过各方共同努力,于2021年11月2日达到生效门槛。RCEP的生效实施,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充分体现了各方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和决心,将为区域乃至全球贸易投资增长、经济复苏和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7.2022年1月17日,国家主席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演讲。多国人士认为,习主席的讲话为破解时代重大课题指明方向,为合作战胜疫情提振信心,为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凝聚力量。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表示,*主席的演讲非常重要,对推动疫情下全球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8.2022年4月22日下午,为期3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海南博鳌落下帷幕。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线下代表、近400名线上代表参加了本届年会,并在这里展开了智慧和思想的碰撞。中国国家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了本届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
【考点链接】
一、经济生活角度
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当前,中国消费市场正处于高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的结构性升级过程中,拥有高度活跃的创新生态。中国市场的巨大容量和发展潜力,为世界经济带来广阔增长前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生产与经营。对中国企业来说,我们国家的市场越开放,从短期来看,竞争一定会变得更加激烈。但引入更多的竞争,长期而言一定是一件好事,能让中国企业更好地取长补短、更快成长。与强手同台竞技,会激发斗志,让强者愈强,走向世界。
3.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欧亚各国政府应视经济全球化为积极力量,在经济发展战略对接中,通过加强合作改革和完善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各国政府必须共同采取相应的政策,确保“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使战略对接惠及更大的范围。
4.抓住机遇,应对经济全球化。今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20年来,博鳌亚洲论坛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凝聚各方共识、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解决亚洲和全球问题发挥了独特作用。有利于抓住机遇,应对经济全球化
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是引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渗透到了零售、制造、通信等各个领域。举办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有利于促进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经济,引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
6.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全球背景下,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特有的定力与节奏,向世界敞开大门,敞开怀抱,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忧心忡忡的世界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澎湃正能量。
7.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中国与非洲开展合作时,坚持“四不三优先”,即不附加政治条件,不干涉非洲国家内政,不提强人所难要求,不开空头支票,优先考虑非洲自身的实际需要,优先帮助非洲改善民生,优先支持非洲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8.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WTO、APEC等国际和地区机构应携手解决自贸安排碎片化问题,探讨建立更加开放、包容和公平合理的双、多边贸易制度安排。政府把重心转移到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