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规范公办校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通知解读

share
就在家长还在为双减政策鼓掌叫好的时候,教育部又公布了一重大利好

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民办学校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不仅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方案,更多的是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因为民办教育的本意是为了解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但现在的一些社会资本借助公办之名,扰乱教育的办学秩序,加剧了教育内容和家长的焦虑。有很多民办学校会挂着优质公办分校的头衔,比如说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郑州凤阳外国语学校、河南省实验郑东小学、郑州一中经开实验学校等等,这其中都有着利益的挂钩。在民办摇号政策出台之前,这些民办学校跨区招生、掐尖招生,把全市及全省最好的生源集中在一起,在花大价钱找好老师,甚至挖公办老师。随着资本的进一步介入和内卷加剧,公办学校的师资压力越来越大,而选择民办学校的家长却越来越多,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分化也越来越大。而到现在民办全面摇号政策实施以后,还有部分家长对于民办名校十分热衷。即使民办学校摇号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在公民统招的背景下没有摇中可能会被统筹的情况下,还有很多家长会选择赌一把。所以该通知发布以后,对于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让每一个孩子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资源,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教育成本和内卷。另外,还有政策要求,要将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5%以内,就拿河南来说,2019年全省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80.96万人,其中民办学校再生276.68万人民办,占比18.68%。按照5%的控制规模,民办学校调整比例在70%以上。那么未来民办学校是不是就彻底凉了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一部分有参公的可以转化为公办,被接走了。而另一些没有背景的独立的民办学校,如果是优质的、有特色、规范的学校,还是能够存活并且可持续发展的,比如正弘国际小学、城中实验、雨花实验等等,而一些生源较差,没有明显优势的民办学校,肯定是要*的。我是崔老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升学资讯。
### 教育部民办义务教育政策全解析攻略

教育部近期发布的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对众多家庭影响重大。家长们需深入了解政策细节,为孩子升学做好规划。

首先,明确公办学校单独举办或合作办学的民办义务学校大多将转为公办。这意味着教育资源分配将更趋均衡。家长们要关注孩子所在学校的转制情况,提前了解新的教学安排和师资配备。

对于符合六个独立要求仍可保持民办的学校,家长需考量其教学特色与孩子的适配度。若孩子对艺术、体育等有特长需求,可优先考虑此类特色民办校。

政策要求控制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在5%以内,这将促使民办教育格局大调整。家长要及时掌握所在地区民办学校的调整动态,避免因信息滞后影响孩子入学。

在选择民办学校时,家长不能仅看名校光环。那些优质、有特色、规范的独立民办校仍有发展空间,如正弘国际小学等。而生源差、无优势的民办校可能面临困境。

总之,家长要紧跟政策步伐,综合多方面因素,为孩子挑选最适合的义务教育学校,助力孩子茁壮成长。
教育部、民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政策解读、教育改革
[Q]:教育部等八部门发文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哪些学校要转为公办?
[A]: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民办或者与地方政府或相关机构合作办学的义务学校应办为公办学校。
[Q]:符合什么条件的民办学校可继续保持民办性质?
[A]:符合六个独立要求的,可以继续保持为民办学校。
[Q]:不符合要求的民办学校会怎样?
[A]: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可视情况将其转为公办学校或者终止其办学。
[Q]:为什么要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A]:民办学校规模扩大影响义务教育公益性和公平性,一些社会资本扰乱办学秩序。
[Q]:民办摇号政策实施后,家长为何还热衷民办名校?
[A]:部分家长存在侥幸心理,即便摇号有不确定性仍想赌一把。
[Q]: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有什么政策要求?
[A]:要将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5%以内。
[Q]:河南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占比情况如何?
[A]:2019年河南民办学校在校生占比18.68%,按5%控制规模调整比例在70%以上。
[Q]:未来民办学校的发展趋势怎样?
[A]:部分有参公的转为公办,优质独立民办校仍能存活发展,生源差的可能被淘汰。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