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九月份名校联考作文题审题指导及范文汇编
2025届高三九月份名校联考作文汇编
【模拟文题】
1.(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5届高三入学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论语>十二章》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
请准确理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这句话的思想内容,根据你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其中的许多教诲跨越时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是孔子对于个人修养与外在表现之间平衡关系的深刻阐述,具有极高的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思想内容解析
质胜文则野:
“质”指的是人的内在品质、质朴的本性、道德修养等。
“文”则指人的外在表现、文化修养、礼仪规范等。
“野”在此处意为粗野、不文明,缺乏教养。
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过于质朴而缺乏外在的文化修养和礼仪规范,那么他的行为可能会显得粗野无礼,难以融入社会,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尊重。
文胜质则史:
“史”在这里并非指历史,而是有浮夸、虚伪之意,类似于过分雕琢而失去本真。
这句话意味着,如果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过于华丽、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在的品质修养,那么他就可能变得浮夸、虚伪,缺乏真诚和深度。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彬彬”形容文与质配合得当,和谐统一。
这句话是孔子对于理想人格的描述,即一个人应该既有良好的内在品质,又有得体的外在表现,两者相辅相成,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状态,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君子。
辩证思考与新时代阐释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和应用这句话。
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内在修养的培养,而过分追求外在的成就和表现。这句话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来自于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既要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也要重视品德修养的锤炼。
真诚与适度的原则:在人际交往中,过度的修饰和伪装可能会让人失去真诚,而过于直率不加修饰又可能显得粗鲁。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在真诚与适度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表达真实的自我,又尊重他人的感受。
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不仅要追求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还要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还要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社会,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立意】
1.有内容而无适当的表现形式,则显粗野。
2.空有外表而无内涵,华而不实。
3.质朴和文采适当,恰到好处。
【优秀范文】
质者文之本,文者质之彰
不夜霓虹,不过浮光掠影;诗意栖居,方为生命真谛。不论是毛笔制作中首要功能始终高于费尽心机的巧饰,抑或是紫砂茗壶制作中缩小形制以求与文人品茗之道相合,均凸显出“文质相称”之重要性。故曰:质者文之本,文者质之彰,文质彬彬,为真君子。
所谓“文”,即外表之装饰;所谓“质”,即内在之本质。是的,盛大之质不可以微末之文相饰,粗陋之质不可与华丽之文相配。孔子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故曰:唯文质彬彬,相得益彰,方为真君子。质者文之本,犹江河之源头,草木之根系。江河无源则涸,草木无根则枯。文而无质,不过空中楼阁,镜中之花,水中之月。
当今时代,重“文”者众,重“质”者寡,故浮躁之风四起,“涂层现象”不绝。在如今“看脸的时代”,人们过多倾向于外表的华丽,而忘记内涵的重要性。其实,外表只是承载灵魂的空壳,它并不能帮你一生一世。再美的花朵,也有凋谢之日,容颜再靓丽,终有老去一天。但修养与文化的沉淀只会伴随岁月流逝而越积越厚。文者质之彰,如夜空之星光,花朵之颜色。文是质的表现,有何“质”,便称以何“文”,不可错位相配。
古往今来,唯文质相称者可为君子。君不见王羲之怀书圣之质,临池学书,于曲水流觞处龙飞凤舞,成《兰亭集序》流百世;君不见阳明先生怀圣贤之质,访遍名山,胸中藏道儒仙佛百家言论,汇而成洋洋心学传千古。文质相称者,知己所从来,亦明何处去。文质相称,纵有浮云遮月,自可守得云开,上九天而揽明月;文质兼具,纵有暗 夜无边,自可撕裂黑暗,向长空而迎霞光。
无数巧言令色者空有华丽之“文”,内里却无载道之“质”。“躺平一族”空许自己以“与世无争”之“文”,内里却是逃避现实之“质”;内卷成风者自诩勤奋刻苦之“文”,内里却是盲从迷惘之“质”,当代之青年,浑不顾“质”之薄厚,更遑论“质”与“文”是否相称,全然乱了章法。唯以质为本,以文为彰,方为文质彬彬之真君子。质为文之本,方有江河万道东流去,巨浪排空,浩浩汤汤;文为质之彰,方有暮色晨曦一身集,阴阳轮转,生生不息。吾侪正应以质为本,以文为彰,拂去明珠之积尘,成文质彬彬之真君子,自带光芒!
文质彬彬,内外兼修
孔子曾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过于质朴,缺乏文化修养,就会显得粗俗;如果一个人过于注重文化修养,而忽略了内在的品质,就会显得虚伪。只有当一个人既有文化修养,又有内在品质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世人皆爱牡丹,因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然而,正如卢梭所言:“装饰的华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富有,优雅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趣味,但一个人的健康与茁壮则须由另外的标志来识别。”在周敦颐的笔下,亦有“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的感叹。“牡丹花好空入目”,牡丹花诚然美丽,但也只是空有其表而已。这句话揭示了外在美背后可能隐藏的空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外表的繁华所吸引,追求虚荣和浮华。伏尔泰曾经说“心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千万不能注重外在的形式和表面的光彩,却忽视了内在的品质和真正的价值。
然而“枣花虽小结实成”。正如李大钊所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枣花虽不起眼,却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要关注内在的品质和实际的成果。朴实无华的东西往往蕴含着真正的价值和力量。
爱因斯坦形象平凡无奇,穿着朴素,他的相对论却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理解,他的成就并非源于外表的华丽,而是凭借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智慧;朱元璋童年艰苦生活,身份卑贱,却凭借其坚定的信念、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朴实无华的品质,开创了明朝;林肯出身贫寒,长相也并不出众。但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卓越的领导才能和诚实正直的品质,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无论是“牡丹花好空入目”,还是“枣花虽小结实成”,都启示我们要在生活中追求一种平衡。我们既要欣赏外在的美,也要注重内在的品质;既要追求华丽的表象,也要关注实际的成果。
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而是要用内心的智慧去辨别真正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美好和满足。无论是外表的美还是内在的美,我们都应该用一种平衡的、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生活中的美,追求一种内外兼修、文质彬彬的美好生活。
【素材积累】
名人名言
1.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欧阳修
2.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3.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4. 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德谟克里特
5.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6. 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冰心
7. 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伏尔泰
8. 真正的美,源于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优雅。――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9. 良好的教养在于隐藏我们对自己较佳的评价,以及隐藏我们对他人较差的评价。――马克・吐温
10.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斯鸠
11.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1]
Q:如何设置文档中的标题?
A:对于标题,使用井号(#)。
Q:列表项在文档中如何呈现?
A:对于列表项,以短横线(-)开头。
Q:怎样强调文档中的文本?
A:若要强调文本,用星号(*)括起来。
Q:文档中的代码或命令怎么表示?
A:对于代码或命令,用反引号(`)括起来。
Q:引用文本在文档里如何处理?
A:对于引用文本,使用大于号(>)。
Q:文档中的链接要怎么写?
A:对于链接,将文本放在方括号 [] 中,然后将 URL 放在圆括号 () 内。
Q:文档里的图像怎么展示?
A:对于图像,将替代文本放在方括号 [] 中,然后将图像 URL 放在圆括号 ()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