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原因探讨:家长、教育模式与孩子心理的关联

share
孩子为啥抑郁都是被爸妈逼的,这种归因公不公平?会不会对爸妈太苛刻了?现在中国孩子是不是抑郁症的比例越来越高?从门诊上看到的来说,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孩子来看的越来越多。是不是中国的这个家长和这个教育模式给孩子的压力太大,导致他抑郁。我们现在老在说孩子为啥抑郁都是被爸妈逼的,这种归因公不公平?会不会对爸妈太苛刻了?肯定不公平,跟家长肯定逃不了干系。但是不是都因为家长一般一个系统里面最薄弱的一环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但是出问题不代表只是那个薄弱的那一环出了问题。但在深圳嘛,其实我看到了很多的是很多家长每天忙忙碌碌的,很快没有个空间去照顾一下自己,而显得好像孩子似乎是你啥也没干啊,你就上个学。但实际上孩子也没有空间,很多孩子是被排满的,都没有一个能够去发发呆的空间,能够就是一家人在一块漫无目的的就是浪费一下时间,就使得这个系统它就始终是在一个高速一的容错率很低的状态。嗯,其实父母的情绪状态也已经很不好了,但是父母他不敢停下来,那父母的这些情绪他不会凭空消失,孩子会去承接这个部分。孩子生病了反而真的能让整个家庭慢下来。孩子把一个家庭带到心理咨询师,反而是这个家庭的一个转机的出现,关键的一定是坏事。那这个听起来好悲哀啊,要靠孩子病大家才能慢下来。小孩儿如果是抑郁了,家长能做点什么?家长我觉得第一可以做的是能允许孩子抑郁,不要着急,让孩子快点好起来。就像我们刚才说的那孩子的抑郁他可能是在传递一些关于整个家庭的一些,可能是需要家庭一起慢下来,最起码先对孩子这个抑郁好奇,孩子在这个抑郁里他感受到了什么,谁能陪他在这个里面先去待一待,而不是想着立马就要把孩子拖出这个大门回到学校,如果一个抑郁的孩子,这势必他会在学业上面拉的非常厉害啊,我们也接过一些case,就是孩子因为抑郁休学一年、一年半、两年,哎呀,这个怎么办呢?很有意思 的一个现象是,往往真正抑郁的那些孩子反而是学习成绩很好的。确实是我们之前有过一个孩子,之间就是非常好,但是他是受到了一个挫折,而且是上了高中之后,不然成绩有下跌,然后又努力的起不来。在孩子的感知里,成绩是他价值的唯一体现。那当成绩这个价值支撑不再能够体现的时候,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他整个的这种自我价值就崩塌了,无法去重建自己。很多时候就是我们知道他的道理在这儿,但是你中国家长的状态是只要有一丝丝的希望,尽量不能允许孩子慢下来。就是我们说的叫做只要没卷死就往死里卷,真卷死了就停一停来看看病,真是这个状态啊。平凡就算是很富裕家庭的孩子,他们也有一种不敢慢下来啊,那种就是没有脚的鸟,就一直在飞到高高的没有脚的鸟。哎呦,我天他们已经到了一定的阶层,他们其实已经不太需要去担心真正的一些生存的,他们还是希望孩子更高更高。他没有真正到过地面,他不知道地面是什么样,那种恐惧就会更大,只能死命的奔跑,不停的往高处飞。其实我在北大的第一年,我感觉可能会有一些焦虑和抑郁的表现。那段时间确实是感觉你突然从一个一路以来很平顺的这个环境当中进到了因为北大光华很多的学霸啊,而且很多是通过那些数学竞赛什么保送进来的。就我们当时学高数学的死去活来的线性代数,哎呀,搞得我要命,他们就不太需要费力,人家早就会了,已经你前期被满足的太轻易了。在成绩这件事上,那个时候就是有放弃挣扎,放弃努力,想躺下来的这种意愿啊啊那一年我就没咋学数学,本来数学还挺好的,那一年数学就报废了,后来数学也就没再碰。那个时候就是在宿舍里面就看电影,而且看那些很黑暗的电影了。就在那段时间我感受到了一种叫濒临快要有抑郁的状态。后面自己manager就爬出来了。那一年其实对于我来说算是一个休整的一年,我知道我待一年就要去港大了,如果没有那一年的话,我觉得我可能会更困难。可是你有了一个缝隙,可以在那个缝隙里面喘息了一下。刚才我们提到就是现在的家长孩子都缺少这样的一个。我在今天跟你聊之前啊,我一直在说什么呢?就是那一年我真的是要浪费了。北大有很多一线的大师给本科生有开一些课,我就因为自己在那儿类似于有点消沉嘛,那年就没有充分的利用北大这段时间。在今天跟你聊之前,我一直是这么看这一年的时间。那今天跟你聊完之后,能给自己一个稍微comforting一点的解释。我相当于那年再重新梳理一下自己身上的羽毛,重新再去继续我的生活。跟心理医生聊天还是有用啊,你有过这样的至暗时刻吗?在自己的情绪上面肯定有啊。其实我第一年刚好是失恋了,算了,根本不能跟你聊这个跟我聊过了嘛,还是没有人质疑了,这个医院没有人再质疑了。
###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抑郁,走出心理困境

在当今社会,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抑郁作为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给孩子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那么,当孩子出现抑郁症状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家长要允许孩子抑郁,不要急于让孩子立刻恢复。孩子的抑郁可能在传递家庭需要慢下来的信号。家长应先对孩子的抑郁保持好奇,了解孩子在抑郁中感受到了什么。比如,孩子可能因为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陷入抑郁,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其次,不要一味地催促抑郁的孩子回到学校。因为抑郁可能导致孩子在学业上落后很多,如果强行让孩子返校,可能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沟通,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逐步跟上学习进度。

此外,家长自身的情绪状态也很重要。很多家长在忙碌的生活中忽略了自己的情绪调节,而这种情绪可能会传递给孩子。家长要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孩子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

最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家长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有时间发呆、放松。一家人也可以一起进行一些漫无目的的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总之,帮助孩子应对抑郁需要家长从多个方面入手,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调整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与孩子共同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孩子抑郁,家长责任,教育模式,压力,成绩,自我价值,家庭环境,情绪承接,心理咨询,休整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