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名校高三模拟预测作文题及范文:做事发乎己,失败审于己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做事发乎己,失败审于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曰:“发而不中,不怨胜已者,反求诸已而已矣。”大意是,实行仁义的人好比射箭的人,箭射出去没有射中目标,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他人,而是反过来审察自己的不足罢了。其实我们立身处世,努力做成一项事情时以及最后事情不幸失败时,都应仔细思考孔子和孟子所说的这两句箴言。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孔子的话“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孔子明确指出成为一个有仁德之人,靠的是自己的自觉和努力,而不是别人的指引或帮助,道德应该是自觉而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规范或指引。孟子的话强调做事不如意或失败时,不应该去找客观原因,或者去埋怨对手,而应该自我反省,以求提升。两位圣人的观点都强调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强调了内因的重要性。两位圣人的话给我们的启发是做事应该更多的依靠自己,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做事,而不是被动的做事;如果面对失败时,多反思自己的问题,从自身角度总结做事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求完善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要总为失败找客观借口。对于我们立身处世也是如此,与人相处,出现了矛盾、误会等,也应少些埋怨,更多的反思自己的问题,以求找到相处之道。
如果写成议论文,应在文章开头简短引入主题,可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方法引入中心论点,如“做事发乎己,失败审于己”;正文部分可运用递进式结构行文,先论述积极主动做事的必要性;接着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从方面论证消极做事的弊端;最后可以论述做事出现问题多反思自己的问题,以求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把事情做好。行文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充实有力地说理。
立意:
1.积极主动做事。
2.做事发乎己,失败审于己。
3.成功源于自己。
【佳作赏析】:以“己”为中心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如同孤舟上的旅人,漂泊不定,寻找着人生的方向。孔子与孟子的智慧,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们的话语,如同山涧清泉,洗涤着我们的心灵,引导我们以“己”为中心,去拥抱人生的起伏,去品味生活的百味。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的话语,如同一声悠远的钟声,在心海中回响,提醒着我们,仁义的实践,源自内心深处的觉醒,而非外界纷扰的喧嚣。它不是一件可以穿戴的外衣,而是一颗纯净如水的灵魂。正如一位技艺高超的射箭者,若要命中靶心,必先磨砺自己的箭技,而非归咎于风之无常或靶之遥远。在我们的生活中,亦应如此。当我们投身于一项事业,不应将成败系于他人的评判,而应将目光聚焦于自身的努力与成长。
我想起了那位在艺术长河中孤独航行的画家。他曾在画布上倾注了无尽的热情与汗水,却始终未能赢得他人的喝彩。每当有人对他的才华提出质疑,他总是淡然一笑,转身回到画室,继续他的创作之旅。他说:“我只知道,我必须先让自己满意,才能让他人满意。”他的画作,最终在无声的坚持中,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因为他始终以“己”为中心,他的内心充满了坚定的光芒和自信的力量。
孟子的话,更是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自我反省的必要:“发而不中,不怨胜已者,反求诸已而已矣。”箭矢未中靶心,不是去指责对手的强大,而是去审视自己的不足。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是我们攀登事业高峰的阶梯。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朋友,他是一位创业者。在创业的道路上,他遭遇了无数的荆棘与坎坷。但他从未退缩,每次跌倒后,他都会静心沉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突破的方法。正是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让他最终在商海中乘风破浪,成就了自己的辉煌。
以“己”为中心,并非意味着我们要孤立无援,而是要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和谐共舞。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给予我们支持,或给予我们挑战。面对这些人和事,我们要学会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以一颗谦卑的心去学习。
我记得高三那段时光,我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位性格迥异的同窗。起初,我试图改变他,但最终意识到,这是徒劳的。于是,我决定改变自己。我开始尝试理解他的想法,尊重他的学习习惯。渐渐地,我们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我们的学习也变得更加和谐。我领悟到,以“己”为中心,并不是要我们封闭自我,而是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学会与他人共生共荣。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以“己”为中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力量。它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既有坚定的方向,又有温暖的陪伴。让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一颗“己”心,绘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画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