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考研人数跌破400万,留学与就业影响考研人数变动

share
25年考研人数跌破400万,较去年少50万。为何考研人数暴跌?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今年留学人数比往年大幅增加。因为大家都清楚其中的性价比,考研上岸率不到30%,而留学完全依靠本科背景,直接申请即可,上岸率达百分之百。并且留学生回国还能享受一些人才补贴或落户政策。比如在上海,世界前50名名校回来的留学生可直接落户创业。有些大城市甚至最高能给到50万的创业补贴。最关键的是留学能节省时间。像英国、新加坡的授课型研究生,学制仅一年。第一年9月入学,第二年6月毕业,实际只需读9个月。但国内研究生大多需三年,且现在还有延长学制的趋势,算上上岸时间也要一两年,时间差距太大。二是大家观察近两年就业情况发现,读三年研究生后依然不好找工作,还是得考公考编。那还不如本科毕业直接考公,节省三年时间。所以今年考研人数虽下降50万,但考公人数却暴涨近40万。这一番变动直接筛掉了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人,所以现在年轻人不再勉强,既然有更好的升学途径,为何还要为难自己呢?关于各国热门硕士项目有哪些,我整理了港、西、英、澳真实的录取案例及各项目录取要求。想要的话回复硕士我发给你。
《留学与考公:考研人数变动背后的升学新选择攻略》

在当今多元化的升学道路选择中,25年考研人数首次跌破400万,这一变化引发了众多关注。其中,留学和就业因素对考研人数产生了显著影响。

留学近年来成为热门选择。其优势在于,申请相对简单,凭借本科背景即可,上岸率高。回国后还能享受人才补贴、落户政策等福利。以英国、新加坡的授课型研究生为例,一年学制大大节省时间成本。

就业方面,不少人发现读三年研究生后就业优势并不明显,考公考编仍是主要出路。与其花费三年读研,不如本科毕业直接考公。

对于有升学打算的人来说,了解各国热门硕士项目的录取案例和要求至关重要。这能帮助大家更精准地规划未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升学途径,避免盲目跟风,在升学道路上少走弯路,实现自己的学业和职业目标。
25年考研人数,留学,就业,考公,硕士项目,录取案例,录取要求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