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曾是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对英国心存感激

share
Hello, 大家好,我是龚老师Chris。借着新加坡的新年烟花来跟大家聊一聊,为什么曾经身为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对英国不仅没有憎恨,反而心存感激呢?了解新加坡历史的都知道,新加坡曾经被英国殖民了140多年,但是新加坡独立之后却加入了英联邦,甚至李光耀曾亲口说,我十分庆幸英国殖民新加坡,同时对于他们的离开我也心存感激。新加坡的民众普遍对于英国也没有憎恨之情,而且英国殖民者莱佛士的雕像至今矗立在新加坡河畔。这种现状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首先,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几乎没有什么本地土著。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登陆新加坡时,新加坡只是一个近乎原始状态的荒岛。是英国的建设和开发,让新加坡从一个不毛之地,逐渐变成世界航道上不可或缺的枢纽城市之一。大量的人口、资金、技术随着马六甲港口的建设而来到这个原本的弹丸之地。地处偏远不适合耕种的新加坡能有今天的成就,确实应该感谢英国人的建设。这也是为什么新加坡现在有很多纪念莱佛士的建筑和机构,比如说莱佛士广场、莱佛士书院、莱佛士医院、莱佛士酒店等等。再就是从情感上来说,是先有了英国的殖民开发,后来才涌入了中国、印度、马来等地的移民,既然大家都是外来人口,那么基本上不会有本地人被侵略、被殖民的负面感情。这跟我们本来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结果国门被人家用大炮轰开,然后开始了割地赔款,烧杀掳掠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二,英国殖民新加坡期间,政策相对比较温和,撤走时也颇有风度。比利时殖民刚果数十年间,只将刚果当成原材料的生产国,杀害了刚果数百万民众,最后留给刚果的只有永无休止的内战,还有贫穷和落后。法国对几内亚殖民一百多年,几内亚独立后,法国停止了一切援助,撤走人员、设备和资金,甚至连电线都全部剪断。至于日本对我们国家做了些什么,我就不用多说了。英国殖民时期的新加坡老百姓虽然是三等公民,受尽了屈辱,但是英国人并没有随意屠杀,大家还是有口饭吃的。英国还推动了新加坡橡胶产业、种植产业等的发展,英国的殖民甚至让新加坡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橡胶生产制成基地之一。而在当时,橡胶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甚至英国人最后从新加坡撤走时,把一个有现代化设备的国家完整地归还给了新加坡,让新加坡有机会走上繁荣富强之路。反观二战时期,日军打败英军,从而统治新加坡的三年多期间,掠夺新加坡的资源,大肆屠杀当地土著以及华人。有了这样的强烈对比,新加坡人对英国人心存感激也是可以理解的了。第三,英国在新加坡进行了大量投资,除了肉眼可见的道路建筑之外,英国人还带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民主思想、契约精神、合同制度、股份公司等伟大的发明。也就是说,除了物质文明,英国还一手打造了新加坡的文化和教育制度。而这样的文明渗透长达一百多年,延续了好几代人。之后,新加坡人对英国已经产生了身份认同,而英式教育也一直在新加坡保留至今。尤其现在,英语仍然是国际最通用的语言,光是语言上的优势就更有利于新加坡获取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最透明的一手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新加坡独立之后,依然跟英国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和往来,并加入了英联邦。综上所述,新加坡跟英国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殖民与被殖民,而已经上升到了文化融合与认同的交织,甚至有一种互相成就,这种复杂性使得新加坡对英国的态度与其他殖民地截然不同。所以,李光耀的心存感激,并不是数典忘祖,也不是对历史的选择性遗忘。这跟我们国家的某个流落在外的小岛,对小日子过得很好的某个国家态度之谄媚和亲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探索新加坡与英国关系:历史、文化与发展的交融》攻略

新加坡,一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国家,其与英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且独具特色。曾经作为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如今却对英国心存感激,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英国的建设开发功不可没。1819年莱佛士登陆时,新加坡还是荒岛,在英国的努力下,它从不毛之地发展成世界航道枢纽。大量资源涌入,为其奠定了发展基础,众多纪念莱佛士的建筑见证了这段历史。

其次,情感因素也不容忽视。先有英国殖民开发,后有各地移民,大家都是外来者,没有本地人被侵略的负面情感,与其他被殖民国家情况不同。

再者,英国殖民政策相对温和,撤走时风度翩翩。对比其他殖民国家,英国没有随意屠杀,还推动了橡胶等产业发展,最后完整归还现代化设备,为新加坡繁荣富强创造了机会。

最后,英国的大量投资与文明渗透影响深远。带来先进思想和制度,打造了新加坡的文化教育体系,英式教育保留至今,英语优势助力其获取全球资源。

总之,新加坡与英国的关系是文化融合与认同的交织,这种独特关系造就了新加坡如今对英国的态度,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思考。
新加坡,英国,殖民地,感激,殖民历史,文化融合,身份认同,英式教育,橡胶产业,英联邦
[Q]:新加坡为什么对英国心存感激?
[A]:有多方面因素。英国建设开发使其从荒岛变为枢纽;大家都是外来移民,无本地人被侵略的负面感情;英国殖民政策温和,推动产业发展且完整归还设备;还进行大量投资与文明渗透,打造文化教育体系。
[Q]:英国殖民新加坡期间做了什么?
[A]:建设开发新加坡,推动橡胶等产业发展,带来科学、民主思想等,打造文化和教育制度。
[Q]:与其他殖民国家对比,英国在新加坡的殖民有何不同?
[A]:政策相对温和,撤走时颇有风度,没有随意屠杀,还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最后完整归还现代化设备。
[Q]:英国的殖民对新加坡文化教育有什么影响?
[A]: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文明渗透,打造了新加坡的文化和教育制度,英式教育一直保留至今。
[Q]:新加坡独立后与英国保持怎样的关系?
[A]:依然跟英国保持密切沟通和往来,并加入了英联邦。
[Q]:新加坡有哪些纪念英国殖民时期的建筑和机构?
[A]:比如莱佛士广场、莱佛士书院、莱佛士医院、莱佛士酒店等。
[Q]:英国殖民给新加坡带来了哪些发展机遇?
[A]:使其从荒岛发展成世界航道枢纽城市,大量人口、资金、技术涌入,成为橡胶生产制成基地之一,有机会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Q]:为什么说新加坡与英国的关系不简单?
[A]:已上升到文化融合与认同的交织,甚至有一种互相成就,与其他殖民地对殖民国家的态度截然不同。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