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高分作文必备:跟着人民日报学思辨,7大常考思辨,热点时评高分典范
2025高考高分作文必备!:跟着人民日报学思辨,7大常考思辨,热点时评高分典范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人民论坛)
华 平
2024年08月15日06:0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是我们谋划改革、推动发展的宝贵经验。
*总书记强调:“既要继续在全面上下功夫,使改革举措全面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又要持续在深化上用实劲,突出经济体制这个重点,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
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绘就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景图”变为“施工图”,尤需下好改革“一盘棋”,既“继续在全面上下功夫”,坚持整体推进;又“持续在深化上用实劲”,坚持重点突破。
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没有先例可循,如何鲆惶跣侣罚俊逗D献杂擅骋赘劢ㄉ枳芴宸桨浮酚》⒁岳矗夤卦俗鹘ㄉ栉仍却颍4+3+3”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境外律师执业等10个领域开放实现突破。既从整体上加强顶层设计和协同发力,又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攻坚,海南自由贸易港成形起势。
实践告诉我们,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关键在于用好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
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才能有的放矢。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至关重要。出台《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在国有资产中单列管理等试点,北京依靠全面深化改革破题,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打通产学研用“最后一公里”。从中,能够读懂教育、科技、人才互为支撑的道理。
“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坚持系统观念,从整体出发谋划和推进,加强改革政策统筹、进度统筹、效果统筹,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才能发挥改革整体效应,推动重点改革事半功倍。
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才能纲举目张。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致力于解决公平审查制度刚性约束不足的问题,以更大力度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
从建立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整改和典型案例约谈通报制度,到集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再到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成效显著,离不开抓住关键、精准发力、持续攻坚。
新时代以来,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再到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正是把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活全盘的关键问题作为改革突破口,以重点突破带动了改革整体推进。
千头万绪,抓住重点才能找到路径;千难万险,突破重点才能迎刃而解。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思想认识、生态环境、发展方式、区域融合、改革开放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既坚持整体推进,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又坚持重点突破,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凡事有其要,执其要者事成。
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
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人民论坛)
华 平
2024年08月19日05:5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重要经验。
新时代以来,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到72次中央深改委(领导小组)会议锚定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审议通过超过600份改革文件……正是因为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改革精准发力、势如破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七个重点领域,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落实*总书记“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要求。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问题是突破的方向。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变为现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好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又要有“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的行动自觉。
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不仅提出到2030年和到2035年两个阶段目标,还针对不同领域提出量化工作目标。以目标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按下快进键。
一张蓝图绘到底,考验改革的定力、发展的耐心和滴水穿石的韧劲。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整体性、系统性的深刻变革。坚持目标导向,才能保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正确道路推进;才能以目标为基准,进行资源配置、时间分配,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方法手段。
一些群众还不能很好地在常住地参保,居民医保筹资机制还不够完善,参保群众连续参保缺乏激励……前不久,国办印发的《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剑指这些“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织牢织密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虚高药价“动刀”……强烈的问题意识,让改革举措既有针对性又有含金量。实践表明,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问题,就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体现改革的内在逻辑,本质上是统一的,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到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目标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实现目标必然要着力解决堵点难点卡点问题。比如,解决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等问题,才能集中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实现目标的过程。要按照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两相结合,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总书记引用苏轼《思治论》中的这句话,表达新时代改革者的心声:“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发展一往无前,改革永无穷期。把准目标方向,掌握正确方法,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定能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成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