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退休政策及养老保障与中国对比

share
哈喽大家好,我是龚老师Grace。今天大家应该都被一条新闻给刷屏了,就是国内从明年开始正式启动延迟退休计划了,计划用15年的时间将男性退休年龄延长至63岁,女性呢延长至58岁。大部分人应该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在新加坡已经连续调整了几次退休年龄。从2026年起,新加坡的退休年龄从63岁延长至65岁,重新雇佣年龄的上限从68岁调整到69岁。这实际上比我国的退休年龄更晚,而且不分男女。但是据调查数据显示啊,新加坡九成以上的民众竟然是赞成延迟退休的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新加坡人天生热爱工作吗?我个人认为新加坡人比较乐意接受延迟退休,主要是因为跟中国的国情不同了。首先新加坡的退休金跟中国的退休金完全是两个概念。中国的退休金呢来自于工作时所缴纳的社保,类似于一个集体账户,大家一起交钱,一起养老。而且实际上是现在正在工作的年轻人缴纳的社保,直接发给了现在已经退休的老人作为退休金。所以退休金能一直发放的前提是有工作的年轻人缴纳的社保能养得起退休的老人。所以当年轻人的劳动力不足,社会老龄化现象出现的时候呢,那最好的解决方式可能就是延迟退休了。但是新加坡的退休金呢,它是来自于中央公积金CPF,这个CPF看上去好像跟我们的社保一样,都是工作时必须要缴纳的,分为个人和公司缴纳两个部分,加起来占到了收入的37%。但是本质区别在于新加坡的CPF是个人账户,它更像是国家在给大家统一理财。但是你自己的账户上交了多少钱,之后能领多少钱都是清清楚楚的。并且CPF的持有者如果遭遇不幸的话,继承人还可以继承账户余额。而国内的社保是没有继承权的。从退休金的领取规则上来说,在国内我们必须要到了退休年龄,办理退休后才能领取退休金。但是新加坡的CPF则是可以从55岁开始就能根据实际情况开始提取的。也就是说能不能从CPF账户里面取钱跟退休年龄并不相关。所以对于新加坡人来讲,延迟退休是在给自己存钱,大家只要有劳动能力的情况下都愿意多工作。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们呢,我工作一年就意味着我少享受了一年的退休待遇,那我们当然是不乐意延迟退休的。第二,从就业环境上来说,之所以国内大家现在都热衷于考公考编,就是因为社会上普遍容易出现中年失业的风险,更不要说老年人再去就业了,只有可能是铁饭碗才能安稳退休。而在新加坡呢,情况则完全不同,新加坡人不论是找工作、换工作,学历提升、技能提升,哪怕是中老年时期了,你再去学习一门新的技能转行,政府都是提供了各种便利和鼓励政策的。我上面说到啊新加坡的退休年龄,大家应该有注意到,退休年龄是64岁,但是重新雇佣年龄的上限是69岁。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已经达到了退休年龄,但是还没有达到重新雇佣年龄上限的话,你是可以选择继续工作直到69岁的。那么问题来了,企业为什么要雇佣这些年纪这么大的人呢?这是因为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比如说企业如果雇佣了55岁以上的年长员工,那么根据年龄和薪水不同,可以领取不同比例的薪金补贴,最高能够达到月薪的8%。再比如说新加坡对于企业雇佣外国人发放工作签证是有配额的,就是说你需要雇佣多少个本地员工才能匹配雇佣一个外国员工。而在老年人比较容易从事的行业,比如说像餐饮业,配额就是最低的。那么这样一来呢,相关行业的老板就会更倾向于招聘本地年长员工了。除此之外像出租车或者是网约车司机,或者是像小贩中心的摊主等等相对老年人比较友好的工作种类。政府就会针对老年人安排一些安置计划和培训计划,让他们能够顺利的上岗。所以说对于新加坡的老人来讲,国家把法定退休年龄往后推迟,反而可能是保住了他们的饭碗。否则在能劳动的时候,你不去劳动,不去给自己的CPF账户充值,那退休之后如果还有几十年的生活,很可能退休金根本就不够用。最后新加坡相比中国的老人还有多一重养老保障,那就是以房养老。我们都知道新加坡实行的是居者有其屋的祖屋制度,只要你正常工作,是基本上人人都买得起政府修建的祖屋的那这些祖屋购买的时候呢,大家是拥有99年的产权,而且祖巫是以远低于商品房的市场价格,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卖给新加坡公民的。所以在进行转让的时候,房屋一定是远远增值超过购买价格的。如果有的老人到了退休的时候,养老金还不够花,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还没退休就没有工作能力了,那么他们可以选择把自己的祖屋从大房子置换成更小的房子,并且把卖房所得的最多6万新币存入CPF账户,政府就会给大家发放一笔高达3万新币的乐龄安居花红。或者是他们如果不想卖房子,那就可以卖出一部分年限的房屋使用权给政府。比如说这个房屋我购买的时候是99年,我已经居住了34年。那么我可以保留30年的使用权,将剩余的35年使用权卖给政府,从而得到一笔非常可观的费用用于养老。当然啊以上的这些原因呢都是我个人做出的分析。如果有判断不够准确或者是需要补充的地方,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去讨论。总之对于新加坡人来讲,跟着政府的政策走,有房住,有饭碗,那么只要你不好吃懒做,基本上就能够实现安居乐业。而且新加坡的人均寿命是世界上最高的,接近85岁。这样看来啊,65岁退休之后,你还有20年的养老生活,好像也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了。
**《探索新加坡养老攻略:政策、就业与房产保障》**

在养老规划上,了解不同国家政策至关重要。新加坡的退休政策有诸多独特之处,能为我们提供不少借鉴。

新加坡的退休金制度与中国差异明显。其退休金源于中央公积金CPF,是个人账户,更似国家统一理财。工作时个人和公司缴纳部分占收入37%,账户金额清晰,持有者不幸时继承人可继承余额。55岁起就能依实际情况提取,这使得延迟退休对新加坡人而言是在为自己存钱,只要有劳动能力,大家都愿多工作。

就业环境方面,新加坡政府为民众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无论找工作、换工作,还是学历、技能提升,甚至中老年转行,都有便利和鼓励政策。退休年龄64岁,重新雇佣年龄上限69岁,企业雇佣55岁以上员工有薪金补贴,最高达月薪8%。政府还针对特定行业设置安置和培训计划,助力老年人上岗。

以房养老也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实行居者有其屋制度,祖屋价格优惠,产权99年。老人可置换房屋,将卖房所得存入CPF账户获政府花红;也可出售部分房屋使用权,获取养老费用。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政策,我们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养老生活,借鉴新加坡的经验,为未来的养老增添保障。
新加坡退休政策,延迟退休,退休金,就业环境,以房养老
[Q]:新加坡的退休年龄是如何调整的?
[A]:从2026年起,新加坡的退休年龄从63岁延长至65岁,重新雇佣年龄的上限从68岁调整到69岁。
[Q]:新加坡的退休金和中国的有什么不同?
[A]:中国退休金来自社保,类似集体账户;新加坡退休金来自中央公积金CPF,是个人账户,能继承,55岁起可依实际情况提取。
[Q]:新加坡政府对企业雇佣年长员工有哪些鼓励措施?
[A]:企业雇佣55岁以上年长员工,根据年龄和薪水不同,可领取不同比例薪金补贴,最高达月薪的8%。
[Q]:新加坡的以房养老是怎么回事?
[A]:新加坡实行居者有其屋制度,祖屋价格低,产权99年。老人可置换房屋存钱获花红,或出售部分房屋使用权养老。
[Q]:新加坡人为什么乐意接受延迟退休?
[A]:延迟退休能给自己存钱,且工作有政府政策支持,就业环境好。
[Q]:国内社保有继承权吗?
[A]:国内社保没有继承权。
[Q]:新加坡针对老年人就业有哪些特殊安排?
[A]:对于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小贩中心摊主等工作,政府会安排安置计划和培训计划,帮助老年人上岗。
[Q]:新加坡祖屋购买后产权是多久?
[A]:新加坡祖屋购买时拥有99年产权。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