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一)

share

    1、选择题  A型(甲型)流感病毒,病毒极小,直径约100纳米,在冬季流行。A型病毒表面密布两种武器,血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苷酶(N)两种蛋白质。其中,H有16个亚型,N有9个亚型。二者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A型病毒可以从野生动物传给家禽,家禽携带的病毒如果发生基因变异,可获得在人群中传染的能力。1997年在香港、2003年在荷兰、2005年在越南和泰国都出现了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死亡的病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H5N1禽流感病毒能独立生活和复制
    B.禽流感病原体中DNA和RNA不能同时存在
    C.从理论上说,A型流感病毒可以有144种类型
    D.禽流感病原体中不含有细胞器
    2、选择题  《齐鲁晚报》报道,我省十几个城市玉米患“粗缩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粗缩病毒引起的病害。关于“粗缩病”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 ]
    A.“粗缩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B.“粗缩病”病毒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
    C.组成其核酸的元素只有C、H、O、N
    D.“粗缩病”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选择题  对疯牛病的某病原体进行研究时发现,该病原体经各种核酸水解酶处理后仍具有感染性。从生命的化学本质看,与该病原体的感染性相关的物质最可能是
    [? ]
    A.核酸和蛋白质
    B.核酸
    C.蛋白质
    D.水
    4、选择题  2011年5月中旬,一场“毒黄瓜”引起的疫病开始在德国蔓延并不断扩散至各国,欧洲一时陷入恐慌。经科学家实验查明,这些黄瓜其实是受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污染”,食用后可引发致命性的溶血性尿毒症,影响到血液、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下列对这种可怕病原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EHEC的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B.实验室中培养EHEC必需用活的动物细胞
    C.EHEC细胞中含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D.EHEC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5、选择题  2011年4月的“阴性艾滋病”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据说一种被称为“阴性艾滋病”的神秘病毒可通过唾液与血液传播,其感染途径与艾滋病相似,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关于艾滋病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由于艾滋病病毒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
    C.获取大量艾滋病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D.艾滋病病毒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1]          


Q:文档中的题目属于什么类型?
A:文档中的题目均为选择题。
Q:A型(甲型)流感病毒有什么特点?
A:病毒极小,直径约100纳米,在冬季流行。表面密布血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苷酶(N)两种蛋白质,H有16个亚型,N有9个亚型,二者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可从野生动物传给家禽,家禽携带的病毒若发生基因变异,可获得在人群中传染的能力。
Q:关于H5N1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选项A为什么错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和复制,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Q:“粗缩病”病毒由什么组成?
A:“粗缩病”病毒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
Q:“粗缩病”病毒叙述错误的选项C错在哪里?
A:组成其核酸的元素有C、H、O、N、P,不只是C、H、O、N 。
Q:疯牛病病原体经各种核酸水解酶处理后仍具感染性,相关物质最可能是什么?
A:从生命的化学本质看,与该病原体的感染性相关的物质最可能是蛋白质。
Q:EHEC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A:EHEC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污染”黄瓜,人食用后可引发致命性的溶血性尿毒症,影响到血液、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
Q:EHEC细胞增殖方式是什么?
A:EHEC是细菌,其细胞增殖方式是二分裂,不是有丝分裂。
Q:艾滋病病毒在分类上属于什么?
A: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单细胞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
Q:获取大量艾滋病病毒的方法是什么?
A: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不能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需要在活细胞中培养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