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

share

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精选22篇)

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1

  各位团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革命老区井冈山旅游参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了弘扬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现在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及党员干部的教育基地,井冈山不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自然风光也是非常秀美壮观,这就形成了井冈山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是革命摇篮、旅游胜地、疗养佳境.陆定一曾题词“井冈山有两件宝,一是历史红、二是山林好”,朱德题词“天下第一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与江西的宁岗、遂川、永新和湖南酃县四县之交,东起井冈山的拿山,西到酃县的水口,两地相距90公里,北起宁岗的茅坪,南至井冈山的黄坳,两地相距45公里,而四周从拿山起经过龙源口、新城、茅坪、大陇、十都、水口、下村、五斗江等等,再回到拿山,方圆共计550华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百里,井冈山”,井冈山地势雄伟,齐峰峻岭,古木参天,全市呈西南高,东北低走势,地形复杂,境内平均海拔500米,市中心茨坪海拔1848米,全市面积670平方公里,整个土地资源现状为:“九山半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

  关于“井冈山”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有一个姓蓝名子希的人为了避战乱,背井离乡来到了井冈山的主峰——五指峰山下的一块平地安家立寨,房子门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客家人称为江,于是就把这个地方称为“井江山村”在这里所说的“井”并不是指水井的意思,而是指家乡的意思,后来又因为客家人“江”与“岗”谐音,又把这个地方称为井岗山,过了不久又有一位姓黄的人也来到这里,他觉得村子不是建在山头上而是建在山脚下,于是就把井岗山的岗字的山字头去掉,成了冈字,这就是井冈山名字的由来。“井冈山”这个名字在很久以前曾有强盗的意思,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期间,有不少散兵游勇,结成小股绿林,白天匿居山中,晚上窜到附近县城官家富户抢劫,声称自己为井冈山,随后又有世居山上的王佐、袁文才集聚武装,常以劫富济贫为名,下山吊羊(也就是打劫绑架)也称他们为井冈山,井冈山的名字就由此传开了。

  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山,联合团结改造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成了革命的摇篮。于是,井冈山才有了自己的新含意。我想大家心中肯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毛泽东真会找地方,把红军带到这里来,谁也不容易打进来”那是因为毛泽东已经调查过了。

  首先这里离反动势力强大的大、中城市如长沙、南昌、武汉、广州等地较远,是反动势力薄弱之地。第二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处。政治军事上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到两省及两省下游。第三这里受过大革命的洗礼,党和群众基础较好。第四井冈山地势险要,

  进可攻退可守,便于开展游击等等一些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军事割剧。9月29日,毛泽东带领部队进入了永新县的三湾村,到了三湾村后,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思考已久的整编,军史上称“三湾改编”。自从秋收起义以来,毛泽东看到了很多,也想了很多。部队屡战屡败,特别是芦溪一战,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牺牲后,一些投机分子纷纷扔下枪,不辞而别,造成枪多人少,军心不振的现象。由于战争频繁,以致伤员增多,一些军队打骂士兵的军阀习气,也在军中时有发生,部队到了非整不可的地步。首先把只剩七、八百人的部队干脆改成团的建制,军旗上的字样改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团”由黄浦军校第一期毕业生陈浩担任团长。第二项改革支部建在连上,党以上设党委,班设党小组,并在连以上派党代表,全军归党统一领导,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毛泽东的《井冈山斗争》中有一句道破天机的话,红军之所以坚难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第三项改革建立士兵委员会,规定了士兵委员会对军队长官的工作可以进行监督,人民军队官与兵的平等正是始于井冈山,井冈山根据地是“官最不像官”的时期。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10月3日,毛泽东在宁岗古城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也称为古城会议,确定了对袁文才、王佐部队实行“团结改造”的方针,并决定在茅坪建立红军医院和留守处。

  各位团友上井冈山旅游,想了解井冈山斗争历史的人,一定要知道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武装部队的情况。袁文才出生于是1898年,宁岗茅坪马源村,客籍人。曾经念过很多书,学业时断时续,后来又上了初中。由于历史原因,宁岗土家人与客家人之间矛盾十分尖锐。袁文才一家深受土家人、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在时候,宁岗茅坪一带村民被土豪劣绅逼上梁山,组织起了“马刀队”公开以地主劣绅为敌,形成了一股绿林势力。以胡亚春为首领,袁文才很早就与当地土豪谢冠南结下怨仇,势不两立。那是因为谢冠南玷污了袁文才的妻子,袁文才的父亲就把谢冠南告上了法庭,结果袁家败诉。袁文才的父亲因此一病不起,不久就与世长辞。后来又因母亲惨遭豪绅杀害,使袁文才横下一条心,公开投奔“马刀队”。由于袁文才念过书,有文化会计谋,被任为参谋长之职,不久便当上了马刀队“首领”。成为群中之王,因为马刀队人多势大,活动时间长,在宁岗周围影响很大。

  王左 :又名王云辉,1898年出生于井冈山下庄村下水坑一个农民家庭,也是客籍人,王佐早年丧父,家境贫困,兄弟姐妹多,王左随母亲改嫁别的村庄,那家人不同意把王佐的名字人祖谱,没办法又回到了井冈山,到了井冈山,为了维持生活,王佐便从小跟着叔叔学裁缝,没有读过书.井冈山周围的一些农民不忍土豪残酷压迫剥削,打出了劫富济贫的旗号,成为了当地一支绿林组织.首领,朱孔阳王佐走投无路为贫困生活所逼,投奔了朱孔阳队伍,上山为匪.开始,王在朱孔阳那知识做缝衣服的活,后来朱孔阳发现王左机灵,精明能干,就让他担任侦探,深得朱孔阳的赏识,.后来王左离开了朱孔阳,回到了家里,用平时的积蓄买了一枝九响枪,还打了几枝土枪,邀集了几十人,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自立为王,成为山大王.

  袁文才和王左都是客籍人,有着共同的社会地位和苦难的家庭,又是同年生,变结为老庾,彼此情同手足志同道合,而毛泽东早就知道井冈山有这么两支绿林武装队伍,正在此时毛泽东在三湾会见了一位当时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毛泽东在广州所讲的学生,现在正是袁文才重要幕僚—陈幕平.见到陈幕平,毛泽东非常高兴,因为毛泽东看来解救工农红军目前之困的出入就在此人身上,毛泽东与陈幕平长谈一宿,知道了袁文才的底细,而从谈话中又注意了一个细节,袁文才与王左还是拜把子老庾,袁文才带着部队在井冈山的茅坪,王左在井冈山的大小五井,他们相互衬托,同进同退,毛泽东不竟击掌叫好.毛泽东连夜写了一封长信,托陈幕平面交袁文才,既然同是农民兄弟的武装何必客气,毛泽东在信中向袁文才详细叙述了工农革命军目前的处境,并提出在他的地盘上安置上伤病员,建立留守处的要求.也许是毛泽东信中表示诚恳,也许是对陈幕平的信任,行使一贯谨慎的袁文才很快的派出代表请毛泽东到宁冈大仓相会,到了大仓毛泽东七人五骑,手无寸铁,准时到大仓.见到袁文才派来的的代表,得到了袁文才肯定答复,毛泽东心上的石头落了地,干脆把部队带进了宁冈古城.要说袁文才完全的相信毛泽东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在绿林摸爬滚打的人物,在他亲自看见毛泽东之前仍然保持因有的警惕,因此在毛泽东进村以前,袁文才还在祠堂里埋伏了一伙精壮的汉子,这是袁文才的天性,君子坦荡荡毛泽东心里无挂碍的走进袁文才指定的地方,一个叫林风和的农民家里.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许多方面都有着过人之处,于袁文才一见面,毛泽东就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些怀疑和杀机,毛泽东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然而却是郑重地对袁文才说,工农革命军决定送一批枪支给你们.袁文才因为听错了,马上补上一句多少支,毛泽东竖起一个手指说一百支.文才心中的大喜,吩咐部下杀猪宰鸡,盛情款待毛泽东,袁文才觉得又不够,又拿出七百块大洋长给工农红军,并且当毛泽东将古城会议决定的几件事向袁文才提出时,袁文才一概点头.

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2

  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养育了主席、朱德等一代伟人。30多外革命遗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国家级保护遗址10外,省级保护遗址2处,市级保护遗址17外。馆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和集纪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纪念碑于一体的井冈山烈士陵园详细记述了井冈山斗争的  井冈山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面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地区的最高峰。

  井冈山市面积665平方公里,人口5万余人,辖五乡一镇、一个省属综合殖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间的茨坪盆地里,井冈山山地面积为总面积89%,森林覆盖率高达64%,有"绿色宝库"之称,全境有原始森林四处,面积近七千公顷,植物种类有三千八百多种,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种,木本植物八百多种,中国特有或世界衡有树种有观光木、鹅掌揪、香果树、银杏、黄杉、冷杉、中国台湾松、福建柏、银钟花等上百种。井冈山又是天然动物园,八百四十多种动物栖息在这里,属于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短尾猴、华南虎、云豹、大灵猫、原麝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种。由于动物资源丰富,1981年井冈山设立了面积达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920_年秋,主席。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家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外。1982年,这里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抨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园林城。

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3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是以革命人文景观为主体与秀丽的自然风光相融合独特类型的风景名胜区。茨坪是风景区的中心景区,是一块四面青山环绕的山中盆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以下称“陵园”)是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

  北岩峰,山体犹如一座罗汉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坛。陵园按“佛”型山体因山就势兴建,占地面积400亩。陵园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1997年10月,由邓小平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

  陵园门庭

  这是陵园的主大门!人们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烫金大字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题写。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陵园后山东侧筑有小型公路,以备年老体弱者和残疾人登山观瞻之用。陵园的绿化配制主要是采用柏树、桂花、杜鹃、翠竹为主配以山体自生的松、杉、山樱花等。主大门前栽种的大树是日本冷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台阶两侧林廊和雕塑园配制的是香柏、黄杨。全园四季绿树常青,素花点缀,显得庄重而肃穆。

  陵园门庭

  登上宽阔的台阶即进入纪念堂。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员长1987年视察井冈山时为陵园题写的。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

  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是毛泽东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大厅内放置的花圈、花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井冈山时向烈士们敬献的,有社会团体及旅游观光团敬献而留下来作为纪念的。

  瞻仰大厅左侧陈列室展览的人物是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的挂像。目前有51位。他们当中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彭德环、陈毅;有军队中的一大批将帅;如元帅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大将谭政、粟裕、黄克城。上将陈伯钧、赖传珠、杨得志、朱良材。中将杨梅生、毕占云、张国华、谭家述。少将龙开富等;有建国后调离军队,到党政部门担任领导的。目前有13位,他们是何长工、贺敏学、贺子珍、陈正人、彭儒、曾志等。

  右侧陈列室陈列的是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都是在井冈山斗争时的老红军、老干部。这组烈士挂像目前有54位。其中有的烈士的照片是本人的历史照片,有的是根据他们的亲属和战友的回忆画下来的。还有的烈士无法征集到照片,这里就用党旗和青松代替。

  瞻仰大厅后为吊唁大厅。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七个县市范围的烈士名录,共有15744位。对在井冈山斗争中还有许多为革命而牺牲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陈列时就在这里为他们立了一块无名碑,以示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

  从吊唁大厅后侧上楼为忠魂堂。忠魂堂是为安放老红军灵柩而设的。目前己安放五位老红军的骨灰,他们是张令彬、何长工、温玉成、贺敏学、陈云中。每年的清明节,他们的亲属、好友就会到这里来吊唁他们。

  碑林

  首先我们看到的“井冈山碑林”五个烫金大字,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的。他是江西东乡人,也是一位老红军。1998年去世。他的字体作为一种汉字字形己输入电脑,全球通用。

  井冈山碑林(下称“碑林”)为江西省建筑设计院设计,采用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分为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陈列形式,因山就势,高低错落,配以亭、台、楼、阁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造型。

  碑林分两期工程建成。第一期1989年建成。第二期1992年建成。两期碑林都是由黄河碑林、石家庄、苏州碑刻研究室几家碑刻单位支援,并代聘名家高手前来雕刻的,碑林的碑石全部用的是江西玉山县的罗纹石。此种碑石材质细腻、光滑、耐磨,属碑石中的上等石料。

  碑林一共陈列有138块精湛的书法碑刻,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上井冈山视察时的题词;二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三为全国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热心赞颂井冈山的题词。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从各个方面热情讴歌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和英雄业绩与壮丽河山相互辉映的独特的风景名胜。全廊寓革命传统教育于书法艺术之中,是集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现代人文景观。她给人们启迪思想,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奋发向上。

  雕塑园

  井冈山雕塑园(下称雕塑园)座落于陵园东侧山头,于1987年10月兴建。她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人物群像为题材的雕塑园。雕塑园园标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肖克上将题写。园内塑造了十九尊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共井冈山前委、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的主要领导和著名人士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谭震林、陈正人、张子清、王尔琢、宛希先、李灿、何挺颖、王佐、袁文才、蔡协民、伍若兰、何长工、罗荣桓、滕代远、贺子珍等人的光辉形象。这19尊雕像分别由全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叶毓山、程允贤、潘鹤、曹春生等以青铜、汉白玉、花岗岩为材料创作塑造,集南北雕塑艺术之精华,再现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一代先驱的英雄气概和战将风采,具有历史观瞻和雕塑艺术的双重价值,是难得观瞻到的雕塑珍品。

  纪念碑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以下称纪念碑)位于“佛”型山体脸部,陵园的最上方。于1993年筹建,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碑造型为全国著名雕塑家程允贤、王中设计。

  纪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一楼的休息室、会客室和二楼的展厅组成基座部分,全部采用本市长坪乡生产的花岗岩砌成。

  主碑是用镀钛的不锈钢制作的。它高达27米,意含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碑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状。它有着儿层含义:远看像一团火焰,寓意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近视如林立的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将军红”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七十周年建成。碑座的碑名“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邓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亲笔为纪念井冈山革命烈士题写的。碑座上三组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汉白玉浮雕,为中央美术学院曹春生教授设计。

  正面组浮雕的主题为“荟萃井冈”,展示井冈山红军于4月名扬天下的“朱毛会师”和同年12月的红四军与红五军会师的情形以及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领导人的英姿气概。

  东面组浮雕主题为“红色割据”。展示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即开展土地革命、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的生动场面。

  西面组浮雕主题为“浴血罗霄”。这组浮雕通过反映井冈山斗争著名的龙源口大捷等战斗和以茨评为中心的井冈山军事根据地及其五大哨口以及九陇山军事根据地,展示红军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进剿”和“会剿”以及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

  纪念碑前还设计建造了一尊“母亲”雕像,寓意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三国演义里有个“空城计”, “黄洋界保卫战”中出了个"空山计"。当时,井冈山军民高兴地唱道:"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乱纷纷。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是湘赣发来的兵。一来是农民斗争经验少,二来是红军主力远离了永新。你既占宁冈多侥幸,为何又来犯我五井?你既来,就该把山进,为何在山下扎大营?你莫左思右想,进退两难心不定,我这里内无伏兵外无援军。来、来、来,别犹疑,请你上山谈谈革命!” 毛泽东同志在回军井冈山的途中,欣闻黄洋界大捷,兴奋难眠,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就是著名的黄洋界哨口,它位于茨坪镇的西北面,海拔1343米,这里群山巍巍,地势险要,时常弥漫着茫茫云雾,好似一望无垠的汪洋大海,故又名“汪洋界”。

  关于黄洋界名字的来历,当地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古时,在靠近宁冈方向的村庄里住的都是姓黄的当地人;靠井冈山这边的村庄里住的都是杨姓的客家人。为了互不侵犯,两村的人在村子中央立了一块石碑为界,名为“黄杨界”。这里属万洋山的分支,又因“洋”和“杨”同音,后来又写作“黄洋界”。

  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以及路边的荷树。

  黄洋界,十里横排,高山迭影,雄伟险峻,一望无际,1965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诗句。由此可见黄洋界哨口的险峻!

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4

  大家好!

  “井冈山”这个名称的由来在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清朝初年,有位姓蓝名子希的人,为避战乱,迁徙到五指峰下一块小平地安家立寨。由于这里四面环山,地形好像一口井;村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客籍人称溪为“江”,遂名此地为“井江”。因村庄依山向江建造,这村子也就叫作“井江山村”。后因客籍人口音“江”与“岗”谐音,又把这个村子称为“井岗山村”。尔后又有黄氏迁居此地,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村子不是建造在山头上,而是建在山脚下,就把“井岗山村”的“岗”字去掉了“山”字,称作“井冈山村”。于是便有了“井冈山”这个地名,五指峰也就被称为“井冈山主峰”。

  红色文化

  1920_年10月,主席、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斗争,从1920_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因此,井冈山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也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_、_、_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到井冈山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5

  井冈山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气温24℃,为最热月;一月平均气温3℃,为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雾日96天。冬温夏凉,暖秋爽,春夏多阵雨,秋冬多去雾。这里盛产各种"山珍",其中竹笋、香菇、玉兰片、石鸡、石耳最享盛誉。这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北经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赣州可能福建、广东、西经宁冈可达湖南郴州、长沙等地。

  光荣历史。您欲探究中国现代革命史迹、追寻先烈光荣传统,井冈山将给您满意的答复。井冈山不仅革命遗址众多,而且风影非常秀丽,风景名胜区面积达213.5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龙潭、黄洋界、五指峰、笔架山、仙口、桐木岭、湘洲八大景区,有景点60余处,景物景观270多个。雄伟的山峦,怪异的山石,参天的古树,神奇的飞瀑,磅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奇异的溶洞,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赏杜鹃、夏观去海、秋眺秀色、冬览雪景。是观光浏览、避暑疗养、科学考察、历史研究的好去处。难怪中国当代文豪、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遗址,浏览龙潭风景区后,发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慨叹。

  井冈山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气温24℃,为最热月;一月平均气温3℃,为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雾日96天。冬温夏凉,暖秋爽,春夏多阵雨,秋冬多去雾。这里盛产各种"山珍",其中竹笋、香菇、玉兰片、石鸡、石耳最享盛誉。这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北经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赣州可能福建、广东、西经宁冈可达湖南郴州、长沙等地。

  好了,现在车就来到了井冈山山脚下,让我们一起投入它的怀抱吧!

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6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和你在井冈山相遇,相知,相识,我感到很高兴!今天这井冈山之旅就由我为大家做向导。我是##旅游行的##,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那么我就长话短说,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井冈山......

  井冈山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面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地区的最高峰。

  井冈山市面积665平方公里,人口5万余人,辖五乡一镇、一个省属综合殖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间的茨坪盆地里,井冈山山地面积为总面积89%,森林覆盖率高达64%,有"绿色宝库"之称,全境有原始森林四处,面积近七千公顷,植物种类有三千八百多种,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种,木本植物八百多种,中国特有或世界衡有树种有观光木、鹅掌揪、香果树、银杏、黄杉、冷杉、中国台湾松、福建柏、银钟花等上百种。井冈山又是天然动物园,八百四十多种动物栖息在这里,属于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短尾猴、华南虎、云豹、大灵猫、原麝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种。由于动物资源丰富,1981年井冈山设立了面积达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

  井冈山自公元前220_年秦代设群县制起,即为九江群庐陵县属地,但茨坪的开发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则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属永新县、龙泉县(今逐川县)。直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1920_年,这里才设独立的行政建制DD新遂边陲特别区。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1984年改为井冈山市。

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7

  井冈山龙潭坐落在井冈山北面,黄洋界南麓,距茨坪7公里。这是一个以群瀑集聚为显著特色的景区,素有"五潭十八瀑"之称。主要游览景点有:龙潭、金狮面、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伤病员殉难处等。这是一个以群瀑集聚为显著特色的景区,素有“五潭十八瀑”之称。

  "五潭十八瀑"潭潭无俗水,瀑瀑似神女,随景畅想曲,千姿心中意。

  揽云台,将云彩怀抱,似蓬莱天台。这里悬岩峭壁,常年云腾雾绕,称为揽云台。往峡谷中观看,可见"思远"而字,嶙峋石壁如抓,称为"龙爪",古树奇花缀满山谷,令人生出奇险之感。

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8

  名称来历

  “井冈山”这个名称的由来在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清朝初年,有位姓蓝名子希的人,为避战乱,迁徙到五指峰下一块小平地安家立寨。由于这里四面环山,地形好像一口井;村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客籍人称溪为“江”,遂名此地为“井江”。因村庄依山向江建造,这村子也就叫作“井江山村”。后因客籍人口音“江”与“岗”谐音,又把这个村子称为“井岗山村”。尔后又有黄氏迁居此地,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村子不是建造在山头上,而是建在山脚下,就把“井岗山村”的“岗”字去掉了“山”字,称作“井冈山村”。于是便有了“井冈山”这个地名,五指峰也就被称为“井冈山主峰”。

  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斗争,从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因此,井冈山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也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到井冈山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精神画传

  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井冈山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中,通过艰苦实践,摸索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明确了“支部建在连上”、“执行三大任务”的重要制度;制定了人民军队必须遵奉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经过充实,完善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至今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每个成员的行动准则。但由于种种原因,井冈山斗争留下的文献不多,亲历者们撰写的回忆文章也不多。这就使得有关井冈山的记载,显得比较单薄,尤其缺少鲜活、生动、有血有肉的情节。

  有鉴于此,井冈山斗争亲历者们的后代——陈毅之子陈昊苏、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彭德怀的侄女彭钢、粟裕之子粟戎生、黄克诚之子黄煦、谭政之子谭竞先等90余人,约定各自执笔为文,记述前辈在井冈山的经历,并附以家中珍藏多年的照片,合为一册图文并茂的《井冈情怀》画传,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井冈情怀》画传的作者中,除了开国元勋和将帅的后代以外,还包括牺牲在井冈山或是被错杀于井冈山的先烈的亲属。包括陈毅安的儿子、何挺颖的侄子,王佐、袁文才的重孙和孙子等。读他们的文章,能够使我们对井冈山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产生进一步的领悟。主编王太和与编委会成员们的设想是:这本画传要为读者提供从别的书中读不到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在纪念馆、展览馆里也难得一见的历史图片。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画传书稿在短时间内写就、编成,共收文章104篇,录入图片900余幅。党史界和军史界将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内容归纳为6句话,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情怀》画传用一段段经历、一个个故事诠释了井冈山精神。

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9

  “井冈山”这个名称的由来在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清朝初年,有位姓蓝名子希的人,为避战乱,迁徙到五指峰下一块小平地安家立寨。由于这里四面环山,地形好像一口井;村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客籍人称溪为“江”,遂名此地为“井江”。因村庄依山向江建造,这村子也就叫作“井江山村”。后因客籍人口音“江”与“岗”谐音,又把这个村子称为“井岗山村”。尔后又有黄氏迁居此地,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村子不是建造在山头上,而是建在山脚下,就把“井岗山村”的“岗”字去掉了“山”字,称作“井冈山村”。于是便有了“井冈山”这个地名,五指峰也就被称为“井冈山主峰”。

  红色文化

  1920_年10月,主席、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斗争,从1920_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因此,井冈山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也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_、_、_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到井冈山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10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和你在井冈山相遇,相知,相识,我感到很高兴!今天这井冈山之旅就由我为大家做向导。我是##旅游行的##,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那么我就长话短说,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井冈山......

  井冈山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面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地区的最高峰。

  井冈山市面积665平方公里,人口5万余人,辖五乡一镇、一个省属综合殖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间的茨坪盆地里,井冈山山地面积为总面积89%,森林覆盖率高达64%,有"绿色宝库"之称,全境有原始森林四处,面积近七千公顷,植物种类有三千八百多种,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种,木本植物八百多种,中国特有或世界衡有树种有观光木、鹅掌揪、香果树、银杏、黄杉、冷杉、中国台湾松、福建柏、银钟花等上百种。井冈山又是天然动物园,八百四十多种动物栖息在这里,属于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短尾猴、华南虎、云豹、大灵猫、原麝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种。由于动物资源丰富,1981年井冈山设立了面积达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

  井冈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设群县制起,即为九江群庐陵县属地,但茨坪的开发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则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属永新县、龙泉县(今逐川县)。直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这里才设独立的行政建制DD新遂边陲特别区。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1984年改为井冈山市。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秋,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家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外。1982年,这里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抨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园林城。

  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养育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30多外革命遗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国家级保护遗址10外,省级保护遗址2处,市级保护遗址17外。馆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和集纪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纪念碑于一体的井冈山烈士陵园详细记述了井冈山斗争的   井冈山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面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地区的最高峰。

  井冈山市面积665平方公里,人口5万余人,辖五乡一镇、一个省属综合殖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间的茨坪盆地里,井冈山山地面积为总面积89%,森林覆盖率高达64%,有"绿色宝库"之称,全境有原始森林四处,面积近七千公顷,植物种类有三千八百多种,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种,木本植物八百多种,中国特有或世界衡有树种有观光木、鹅掌揪、香果树、银杏、黄杉、冷杉、中国台湾松、福建柏、银钟花等上百种。井冈山又是天然动物园,八百四十多种动物栖息在这里,属于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有黄腹角雉、短尾猴、华南虎、云豹、大灵猫、原麝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种。由于动物资源丰富,1981年井冈山设立了面积达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

  井冈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设群县制起,即为九江群庐陵县属地,但茨坪的开发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则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分属永新县、龙泉县(今逐川县)。直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这里才设独立的行政建制DD新遂边陲特别区。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1984年改为井冈山市。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秋,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家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外。1982年,这里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抨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园林城。

  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养育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30多外革命遗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国家级保护遗址10外,省级保护遗址2处,市级保护遗址17外。馆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和集纪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纪念碑于一体的井冈山烈士陵园详细记述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荣历史。您欲探究中国现代革命史迹、追寻先烈光荣传统,井冈山将给您满意的答复。井冈山不仅革命遗址众多,而且风影非常秀丽,风景名胜区面积达213.5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龙潭、黄洋界、五指峰、笔架山、仙口、桐木岭、湘洲八大景区,有景点60余处,景物景观270多个。雄伟的山峦,怪异的山石,参天的古树,神奇的飞瀑,磅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奇异的溶洞,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赏杜鹃、夏观去海、秋眺秀色、冬览雪景。是观光浏览、避暑疗养、科学考察、历史研究的好去处。难怪中国当代文豪、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遗址,浏览龙潭风景区后,发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慨叹。

  井冈山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气温24℃,为最热月;一月平均气温3℃,为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雾日96天。冬温夏凉,暖秋爽,春夏多阵雨,秋冬多去雾。这里盛产各种"山珍",其中竹笋、香菇、玉兰片、石鸡、石耳最享盛誉。这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北经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赣州可能福建、广东、西经宁冈可达湖南郴州、长沙等地。

  光荣历史。您欲探究中国现代革命史迹、追寻先烈光荣传统,井冈山将给您满意的答复。井冈山不仅革命遗址众多,而且风影非常秀丽,风景名胜区面积达213.5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龙潭、黄洋界、五指峰、笔架山、仙口、桐木岭、湘洲八大景区,有景点60余处,景物景观270多个。雄伟的山峦,怪异的山石,参天的古树,神奇的飞瀑,磅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奇异的溶洞,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赏杜鹃、夏观去海、秋眺秀色、冬览雪景。是观光浏览、避暑疗养、科学考察、历史研究的好去处。难怪中国当代文豪、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遗址,浏览龙潭风景区后,发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慨叹。

  井冈山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气温24℃,为最热月;一月平均气温3℃,为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雾日96天。冬温夏凉,暖秋爽,春夏多阵雨,秋冬多去雾。这里盛产各种"山珍",其中竹笋、香菇、玉兰片、石鸡、石耳最享盛誉。这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北经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赣州可能福建、广东、西经宁冈可达湖南郴州、长沙等地。

  好了,现在车就来到了井冈山山脚下,让我们一起投入它的怀抱吧!!!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导游词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是以革命人文景观为主体与秀丽的自然风光相融合独特类型的风景名胜区。茨坪是风景区的中心景区,是一块四面青山环绕的山中盆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以下称“陵园”)是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

  北岩峰,山体犹如一座罗汉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坛。陵园按“佛”型山体因山就势兴建,占地面积400亩。陵园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1997年10月,由邓小平题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

  陵园门庭:这是陵园的主大门!人们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烫金大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题写。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陵园后山东侧筑有小型公路,以备年老体弱者和残疾人登山观瞻之用。陵园的绿化配制主要是采用柏树、桂花、杜鹃、翠竹为主配以山体自生的松、杉、山樱花等。主大门前栽种的大树是日本冷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台阶两侧林廊和雕塑园配制的是香柏、黄杨。全园四季绿树常青,素花点缀,显得庄重而肃穆。

  纪念堂:登上宽阔的台阶即进入纪念堂。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员长1987年视察井冈山时为陵园题写的。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

  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是毛泽东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大厅内放置的花圈、花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井冈山时向烈士们敬献的,有社会团体及旅游观光团敬献而留下来作为纪念的。

  瞻仰大厅左侧陈列室展览的人物是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的挂像。目前有51位。他们当中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彭德环、陈毅;有军队中的一大批将帅;如元帅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大将谭政、粟裕、黄克城。上将陈伯钧、赖传珠、杨得志、朱良材。中将杨梅生、毕占云、张国华、谭家述。少将龙开富等;有建国后调离军队,到党政部门担任领导的。目前有13位,他们是何长工、贺敏学、贺子珍、陈正人、彭儒、曾志等。

  右侧陈列室陈列的是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都是在井冈山斗争时的老红军、老干部。这组烈士挂像目前有54位。其中有的烈士的照片是本人的历史照片,有的是根据他们的亲属和战友的回忆画下来的。还有的烈士无法征集到照片,这里就用党旗和青松代替。

  瞻仰大厅后为吊唁大厅。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七个县市范围的烈士名录,共有15744位。对在井冈山斗争中还有许多为革命而牺牲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陈列时就在这里为他们立了一块无名碑,以示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

  从吊唁大厅后侧上楼为忠魂堂。忠魂堂是为安放老红军灵柩而设的。目前己安放五位老红军的骨灰,他们是张令彬、何长工、温玉成、贺敏学、陈云中。每年的清明节,他们的亲属、好友就会到这里来吊唁他们。

  碑林:首先我们看到的“井冈山碑林”五个烫金大,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的。他是江西东乡人,也是一位老红军。1998年去世。他的体作为一种汉形己输入电脑,全球通用。

  井冈山碑林(下称“碑林”)为江西省建筑设计院设计,采用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分为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陈列形式,因山就势,高低错落,配以亭、台、楼、阁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造型。

  碑林分两期工程建成。第一期1989年建成。第二期1992年建成。两期碑林都是由黄河碑林、石家庄、苏州碑刻研究室几家碑刻单位支援,并代聘名家高手前来雕刻的,碑林的碑石全部用的是江西玉山县的罗纹石。此种碑石材质细腻、光滑、耐磨,属碑石中的上等石料。

  碑林一共陈列有138块精湛的书法碑刻,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上井冈山视察时的题词;二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三为全国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热心赞颂井冈山的题词。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从各个方面热情讴歌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和英雄业绩与壮丽河山相互辉映的独特的风景名胜。全廊寓革命传统教育于书法艺术之中,是集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现代人文景观。她给人们启迪思想,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奋发向上。

  雕塑园:井冈山雕塑园(下称雕塑园)座落于陵园东侧山头,于1987年10月兴建。她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人物群像为题材的雕塑园。雕塑园园标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肖克上将题写。园内塑造了十九尊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共井冈山前委、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的主要领导和著名人士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谭震林、陈正人、张子清、王尔琢、宛希先、李灿、何挺颖、王佐、袁文才、蔡协民、伍若兰、何长工、罗荣桓、滕代远、贺子珍等人的光辉形象。这19尊雕像分别由全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叶毓山、程允贤、潘鹤、曹春生等以青铜、汉白玉、花岗岩为材料创作塑造,集南北雕塑艺术之精华,再现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一代先驱的英雄气概和战将风采,具有历史观瞻和雕塑艺术的双重价值,是难得观瞻到的雕塑珍品。

  纪念碑: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以下称纪念碑)位于“佛”型山体脸部,陵园的最上方。于1993年筹建,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碑造型为全国著名雕塑家程允贤、王中设计。

  纪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一楼的休息室、会客室和二楼的展厅组成基座部分,全部采用本市长坪乡生产的花岗岩砌成。

  主碑是用镀钛的不锈钢制作的。它高达27米,意含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碑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状。它有着儿层含义:远看像一团火焰,寓意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近视如林立的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将军红”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七十周年建成。碑座的碑名“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邓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亲笔为纪念井冈山革命烈士题写的。碑座上三组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汉白玉浮雕,为中央美术学院曹春生教授设计。

  正面组浮雕的主题为“荟萃井冈”,展示井冈山红军于4月名扬天下的“朱毛会师”和同年12月的红四军与红五军会师的情形以及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领导人的英姿气概。

  东面组浮雕主题为“红色割据”。展示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即开展土地革命、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的生动场面。

  西面组浮雕主题为“浴血罗霄”。这组浮雕通过反映井冈山斗争著名的龙源口大捷等战斗和以茨评为中心的井冈山军事根据地及其五大哨口以及九陇山军事根据地,展示红军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进剿”和“会剿”以及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

  纪念碑前还设计建造了一尊“母亲”雕像,寓意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11

  神奇的朱德元帅故里,一处绚丽多姿的原生态风景区,一个神秘莫测的客家文化部落。

  这里有神似五角星形状的琳琅山,有酷似关羽手中青龙偃月刀的关刀山,有形如古代官帽的轿顶山,有宛如中国地图的琳琅湖……。这里的奇山异水,孕育了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人民解放军三军总司令朱德元帅。在这里,有许许多多神话般的传奇轶闻,朱德元帅亲手栽植的黄桷树,就传说着无数意味深长的故事。

  (一)伟岸之树

  朱德幼年时,在自家后面的山坡上栽了一棵黄桷树。这是一棵普普通通的树,确有着非同寻常的故事,这些故事并非虚构,朱德故乡人民都耳闻目睹了这一切。

  一个多世纪以来,她历经风雨,历经磨难,几起几落,几死几生,她的生存与朱德元帅的命运休戚相关,相似惊人。

  她扎根于峭壁石缝之中,与日月星辰为伴、同风雨雷电抗衡,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战严寒、斗酷暑,餐风饮露,历经沧桑,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生成了一腔浩然正气。她伸出枝叶拥抱河山,敞开胸怀奉献人类,高风亮节,让人肃然起敬。

  她耸立在险山恶口之上,与山川共命运,与小草共呼吸,心胸宽似海,意志坚如钢,只是奉献,毫不索取。生命取之于自然,奉献于人类,与自然融洽和谐,同天地共生共荣。

  她雄姿勃发,傲视苍穹。儿子儿孙遍布在山之巅,谷之底,河之畔,路之旁,盘根错节,郁郁葱葱。

  她高大挺拔,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冠盖如云。朱德故乡人民常常聚集在树下感受她,观赏她,置身其下,神清气爽;仰观其上,惊叹伟岸。

  (二)灵性之树

  站在粗壮挺拔的黄桷树下,手抚苍老的树干,感受其生命气息,体味其博大胸怀,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据乡亲传说,这棵树是有灵性的。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在战场上屡战屡败,他对人民军队的总司令朱德恨之入骨。曾多次派遣特务,潜伏到朱德总司令故里从事破坏活动。同时,命令刘湘、田颂尧等四川大军阀,带领军队来到朱德故居,挖朱德家的祖坟,以破坏朱德家祖坟的“风水”。在那恶魔横行的岁月,朱德故居遭受到史无前例的浩劫。这些无恶不作的匪兵,烧房掠物,挖坟砍树,这棵黄桷树也没能逃过这场劫难。匪兵在她的根部堆了许多干柴,浇上汽油,点上熊熊烈火,妄图置她于死地而后快。她气贯长虹,巍然挺立在冲天大火之中,没有求饶,没有呻吟,是那么大义凛然,是那么从容就义!

  国民党匪兵走了,饱受凌辱的乡亲们哭了。乡亲们避开特务的监视,在风高月黑的夜幕掩护下,为她伤痕累累的根部浇上水,培上土;给她体无完肤的躯干包上谷草,纷纷在心底里祈祷她能起死回生。苍天不负民意,她好像不忍心丢下朝夕相处的乡亲们撒手而去,在父老乡亲的精心呵护下,奇迹终于出现了,她竟然在第二年春天又生出了新枝,长出了嫩芽,日复一日,又渐渐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一九四九年,平地一声春雷响,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人民,迎来了共和国的明媚春光。从此,这棵大树被政府文物部门挂上了“重点文物保护”的吊牌。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上个世纪60年代,又一场厄运从天而降。轰轰烈烈的席卷全国,朱德元帅被扣上了“黑司令”帽子。当年,从首都北京一些大学里,来了几拨“红卫兵”,这些“红卫兵小将”在朱德故居贴了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污蔑三军总司令是“黑司令”。他们得知这棵黄桷树是“黑司令”亲手栽植的,居然在树干上贴满了诬蔑朱德元帅的标语!

  北京来的红卫兵走了,从此,这棵大树竟然“悲愤成疾”!短短几天,就落光了叶子!进入了“深度沉默”状态。倍受惊骇的乡亲们哭了。大家生怕朱德元帅手植的黄桷树再次死去,于是,避开“红卫兵造反派”的监督,利用风平浪静的夜晚,又给她培土上肥,施以甘泉,但她依然一芽不发。

  十年浩劫终于结束了,扣在朱德元帅头上的“黑司令”帽子揭掉了。“无巧不成书”,已经“死亡”十多年的大树,居然发出了新枝,长出了嫩芽!“十年枯树发芽了!”乡亲们兴奋不已、奔走相告。真是喜事连连,细心的乡亲们又发现,朱德故居从不开花的几百株铁树,竟然争先恐后吐出了朵朵鲜艳的花蕊。“千年铁树开花了!”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了山山水水、四面八方。

  如今,这棵大树正逢国强民富盛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她愈来愈挺拔,越长越茂盛,每个枝条都渗透着生命的灵气,又像当年那样,生机盎然,英姿勃发。

  (三)神奇之树

  朱德元帅手植的这棵黄桷树,还发生了许多神奇故事。

  据说,在千里之外某地,有一位农妇长年卧病不起。一天晚上,她刚合上双眼,便飘飘浮浮地到了一个仙境般的地方,这儿绿树成荫、曲径幽幽,生长着一棵硕大的黄桷树,在大树下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对她说:这是朱德元帅栽植的黄桷树,你把树叶捡些回去,将其熬汤喝下,保管汤到病除。醒后,深感奇异,于是,按照梦中的记忆,千里迢迢来到了朱德元帅故居,在一个刀切斧劈的悬崖峭壁上,果然见到了梦境中的黄桷树。她在树下捡了一大包枝叶,就匆匆忙忙赶回家。将这些枝叶熬汤吃后,果然治好了多年不治的顽症。事后,她又专程来到这里,烧纸跪拜,千恩万谢救苦救难的“菩萨树”。为示敬意,还给这棵树佩戴了几条长长的红绸带。

  树叶能消灾治病的消息不径而走,顿时,四面八方的人们慕名而来。络绎不绝的崇拜者捡走了枯萎的落叶,挖走了裸露的树根,折走了下垂的树枝,剥走了躯干的树皮……。伤痕累累的她,根部堆满了纸灰,摆满了贡品,身上挂满了随风飘扬的红绸带。当地村民每每见到那些挖根折枝者,心中万分痛惜。但她昂首挺立,似乎没有痛苦,是那么从容,是那么温顺,毫不吝啬地奉献一切!

  至今,这棵黄桷树还时常被周边的乡亲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披挂了无数的红绸带。对此,政府部门想尽千方百计进行了多次制止和清除,但仍然屡禁不止。因而,又形成了一道别样的景观。

  如今,朱德故居是闻名于世的“AAAA”级风景区、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每天,来自世界各地旅游观光的客人络绎不绝,瞻仰朱德故居的游人如织。凡是来过的客人都要专程到这棵黄桷树下瞻仰其雄姿,无不赞其神奇,无不叹其美丽!

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12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面积261.43平方公里,分为11个景区,76处景点,460多个景物景观。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融雄、险、秀、幽、奇为一体,峰峦、山石、瀑布、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高山田园风光应有尽有。既有气势磅礴的云海、奇妙独特的飞瀑、瑰丽璀璨的日出、蜚声中外的十里杜鹃长廊,又有享誉全球的黄洋界、茅坪八角楼以及被载入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的井冈山主峰,更有亚热带次原始森林、稀有的珍贵树种、栖息林海的珍禽异兽,这一切使这块红土地更具魅力,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先后开发了茨坪、龙潭、主峰、黄洋界、茅坪、龙市等六个景区、30余处景点。

  井冈山环境优美,风光绮丽,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数超过8000个,有的地方达到120xx个,人称“天然氧吧”。这里无污染,无噪音,森林覆盖率达86%,生态环境极佳,超过国家一级标准,是理想的旅游避暑疗养胜地,当年,朱德委员长重上井冈山时挥毫写下了“天下第一山”的题词;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畅游井冈山后,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1982年井冈山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与1998年分别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xx年元月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有关江西井冈山的导游词范文 篇1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二12班的贺朗,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参加学校组织的这次红色之旅的感受。

  今年是开国元勋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在眼下这春意盎然的时节到朱德故里一游,具有十分特别的意义。

  4月14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们乘上旅游大巴,向着四川仪陇县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行进。车窗外,山间染满新绿。同学们的歌声在车内回荡,而朱德的扁担、朱德元帅的作品《母亲的回忆》,以及银屏上朱德军长坚毅的目光、指挥若定的神情,一幕幕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大巴车绕过蜿蜒的山路,历经近三百公里的路程,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仪陇县马鞍镇!

  雨越来越小,山路两旁茂密的松柏、浅绿的小草水淋淋的,刚刚洗过的空气格外清新。

  同学们急切地下了车,拾级而上,纪念馆的大门便映入眼帘。门口是一座雕刻的朱德元帅全身像。他挥着右手,昂首远望,目光炯炯,神情坚定,追求光明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志士恨无穷,只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朱德元帅慷慨激昂的声音仿佛还在上空回荡。

  朱德故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土木结构房屋,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川北农家小院。泥墙、青瓦,房前一个院,屋后一丛竹,正对一个小池塘。屋内陈列着朱德元帅及其家人使用过的物品,如桐油灯盏、装书的背篮、算盘等等。屋侧还有“双柏树”、“琳琅井”。在这样一个偏僻、简陋的地方,朱德元帅从9岁开始住了整整14年,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真是难以想象。尤其是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朱德元帅忧国忧民,萌发了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立下了拯救民众于水火的志向,让我们不得不油然而生敬意。

  同学们来到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不由得放慢了脚步。整个纪念馆建筑风格为川北民居样式,呈四合院格局,展示了朱德元帅在青年时期和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土地革

Q:这个文档的类型是什么?
A:这个文档属于导游词,主要用于向游客介绍江西井冈山的相关信息。
Q:井冈山在哪里?
A: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万洋山(为罗霄山脉中段)的北支。
Q:井冈山有什么历史意义?
A: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Q:井冈山有哪些主要景点?
A:井冈山主要景点有五指峰、黄洋界、茨坪革命旧址群等。
Q:井冈山的气候如何?
A:井冈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Q:去井冈山旅游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A:井冈山四季皆宜旅游,但春秋两季气候较为宜人。
Q:井冈山有哪些特色美食?
A:井冈山有红米、南瓜汤、烟笋等特色美食。
Q:在井冈山可以进行哪些活动?
A:可以参观革命旧址、欣赏自然风光、进行红色教育等活动。
Q:井冈山的门票价格是多少?
A:门票价格会根据不同景点和季节有所变化,具体可在景区官网查询。
Q:如何到达井冈山?
A:可以乘坐飞机到井冈山机场,或者乘坐火车到井冈山站等,再通过公共交通或包车前往景区。
Q:井冈山有哪些住宿选择?
A:有酒店、民宿等多种住宿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进行预订。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