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2年2月14日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 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 639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税收总收入完成8
题型: 论述题 难度: 一般
材料一:2012年2月14日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 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 639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税收总收入完成89 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 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
材料二: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拉弗在一次午餐中向当时的一位白宫官员解释税率和税收的关系时,在餐桌上画出了拉弗曲线,如下图: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2)结合材料一,说明拉弗曲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6分)
答案
(1)①材料一反映了税收是我国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是我国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我国的税收收入大幅度增长,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1分)②材料二中,拉弗曲线反映了在一定限度内,提高税率有利于增加税收,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连续提高税率,超过了一定限度,将最终导致财政收入下降。(2分)
(2)拉弗曲线对我们的启示是:国家必须确定合理的税率,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妥善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收入分配关系。(2分)一方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国家职能,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分)另一方面,要保证企业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问为材料信息题,材料一的数据显示了我国税收收入不断增长,财政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体现了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趋势;材料二图画显示税率在一定范围里增加时,财政收入会跟着不断增加,当超出一定范围时,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反而下降。
(2)拉弗曲线反映税率超过一定范围,财政收入不增反降,结合财政政策与分配政策,这启示我们要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与分配政策,统筹兼顾,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也要照顾到企业、居民的收入增长,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最终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科学发展。
Q:本题的题型和难度分别是什么?
A:题型是论述题,难度一般。
Q:材料一中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和税收总收入分别是多少,同比增长情况如何?
A: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同比增长24.8%;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
Q: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A:材料一反映了税收是我国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是我国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我国的税收收入大幅度增长,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Q:材料二提到的拉弗曲线是由谁在什么情况下画出来的?
A: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拉弗在一次午餐中向当时的一位白宫官员解释税率和税收的关系时,在餐桌上画出了拉弗曲线。
Q: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A:材料二中,拉弗曲线反映了在一定限度内,提高税率有利于增加税收,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连续提高税率,超过了一定限度,将最终导致财政收入下降。
Q:拉弗曲线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A:国家必须确定合理的税率,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妥善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收入分配关系。一方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国家职能,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另一方面,要保证企业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Q:对于本题第一问分析材料信息的思路是什么?
A:对于材料一,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税收与财政收入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趋势;对于材料二,根据拉弗曲线图形分析税率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变化关系。
Q:为什么拉弗曲线启示我们要确定合理税率和分配政策?
A:因为税率超过一定范围,财政收入不增反降,所以要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与分配政策,统筹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既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又能激发企业和个人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Q: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有什么作用?
A:能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国家职能,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Q:保证企业和个人收入增加有什么意义?
A:能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